仅仅十四年前,那位自号"始皇帝"的男人还在泰山之巅举行封禅大典,祈求帝国万代永存;他的军队北击匈奴七百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他的政令统一度量衡、文字与货币,将广袤的中华大地紧密联结。然而,盛极一时的秦帝国为何会在秦始皇死后短短三年内,便从"振长策而御宇内"的巅峰迅速崩塌,最终落得"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的结局?今晚,让我们继续沿着历史长河,聚焦秦帝国的最后三年——公元前 210 年至公元前 207 年,这是一个权力真空引发的连锁反应、暴政点燃民怨烽火、六国旧势力趁机复辟的时代。我们将从沙丘平台的那辆闷热的辒辌车开始,见证赵高与李斯的惊天密谋、胡亥的昏庸暴戾、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项羽的破釜沉舟,直至刘邦的军队最终抵达咸阳城外,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出城投降。这段短暂而剧烈的历史,不仅终结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更深刻揭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永恒政治智慧,为后世统治者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