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学基础常识

四大文学体裁—诗歌;古诗词鉴赏


Listen Later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是指初中生对古诗词的内容、形式和风格的鉴别与欣赏能力,是初中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水平的综合反映。   

古诗词鉴赏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关注的对象。对古典诗词进行阅读鉴赏,一方面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精神。古诗词鉴赏的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可在七年级起始阶段,就制定初中三年的古诗词积累计划,并搜集更多、更好的古诗词进行诵、读、背,而且坚持每天定时定量,力求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 本文就如何提高同学们的古诗词鉴赏水平给出几点建议。


  一、当前初中生古诗词鉴赏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学识水平有限。古诗词中有很多知识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等领域,而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有很多知识还未学到,学识水平较低,对完全解决问题还有一定难度。学生的古诗词积累有限。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建议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初中生必背古诗词50首。这些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大多比较容易理解。但这120首古诗词仅是沧海一粟,还需要学生不断向课外扩展,学习和积累古诗词知识。学生的理解水平与表达能力有限。理解偏差,表达不清晰、不完善是导致失分的主要原因。

  二、培养学生多读诗多背诵诗词 

   欣赏古代诗词,一定要重视诵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朗读,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体验古诗词的节奏、韵律,体会诗词浓郁的感情。诵读是读诗词的基础,读诗词而不能背诵,等于不读;能背诵,则日后必然有所领悟。谚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诵读能力 ,包括朗读和背诵两项基本能力的训练。古诗词的朗读,既要达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的朗读要求,也要仔细品味诗的意境,了解一点格律,读出诗的韵律美。在鉴赏古诗词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朗读和背诵放到所有环节的中心位置上来,用读来带动并加深领悟,这样才能培养语感。当然语感的培养,需要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没有足够的诵读量,浅尝辄止,我们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是不可能有大的提高的。     

三、找出每首诗的关键点、解读文本 

解读关键信息,初步了解诗歌。一看标题。无论哪一类诗歌,标题都很重要,它常常为我们读诗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二看作者。人们常用“文如其人”来说明与作者人品相对应的文品。因此,鉴赏诗歌、体会思想内容,必须了解作者,以此了解他在创作过程中形成的

独特风格。如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加上自己仕途也不如意,所以其诗就显得沉郁顿挫,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三理头绪。古代诗词,头绪纷繁,类别较多。我们只要分清门类,就能对症下药,很好地鉴赏诗歌。如古代诗歌在抒发感情方面有咏怀古迹诗、伤春惜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搜寻关键字句,明晰作者意图。古代诗词是高度浓缩的文学作品。鉴赏时如果能从关键词句人手,我们就很容易领略到诗歌的艺术内涵。所谓关键词句,就是指那些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者脉络层次的词句。  

四、捕捉诗歌意象,注意体会诗歌的意境。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作者通过特定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以此来反映现实生活。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是整首诗歌的关键点。意: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象:指具体事物。意象是主观思想与客观形象相结合,所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意境则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如人们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这“诗中有画”便是对其诗歌意境的最好概括。如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描绘了一幅粗犷的画面,表现的就是坚毅的意境。  注意动静结合的手法。诗人在写诗时很注意运用“以动衬静”或“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创设意境。王维诗《鸟鸣涧》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以动衬静的名句,对厌烦了尘世纷扰的人来说,这远离尘世、人迹罕至之地显然是无比幽静的。注意隋景交融的特点。古人写诗都是为了抒情言志,很少有为写景而写景的纯写景诗歌。马致远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词中,把许多形象串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营造出萧瑟的氛围,为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五、学会鉴赏诗词的技巧 

既可以从修辞方法、抒情手段、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进行诗歌技巧方面的赏析,并领会其作用,也可以赏析语言风格:直白或含蓄、质朴或绮丽、沉郁或豪迈,等等。如李白的《行路难》全诗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充满丰富多彩的想象:一会儿飞至黄河,一会儿飞上太行,有时来到碧溪边上,有时乘舟经过太阳身旁,一忽儿回到四顾茫茫的现实面前,一忽儿又乘风破浪扬帆渡海。诗人用这种手法,充分表达对权贵的愤激之情,从而表现自己的希望和理想。 

六、体悟诗歌的感情 

诗言情。有的诗表达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的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的《龟虽寿》;有的表达思念亲友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的表达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首先可以从诗歌的题目入手,因为题目往往揭示诗歌的内容或题材。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从题目中就可看出属送别诗。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属于山水田园诗等。也可以从诗眼入手。因为诗眼就是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词,抓住了它往往就抓住了诗的内涵。如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自”就属点睛之笔,既写出郊外野兴天趣,又创设了一个悠然自得的意境,真是妙手偶得。 

 初中生对现代诗歌的赏析不能只停留在字面,要从各个角度去挖掘其内涵,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从语言、意境、意象等方面去学会赏析诗歌,感受到诗人在诗歌中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我们引领到更广阔的诗歌天地中,去享受诗歌所带来的美。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初中语文文学基础常识By 果行德育

  • 3
  • 3
  • 3
  • 3
  • 3

3

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初中语文文学基础常识

View all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15 Listeners

快速提升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成绩 by 突破语文学习_宋老师

快速提升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成绩

0 Listeners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26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63 Listeners

思文,败类 by 思文败类

思文,败类

155 Listeners

语文标准朗读示范(普通高中教科)文言文 by Bamboo_Tingle

语文标准朗读示范(普通高中教科)文言文

1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70 Listeners

2024 -2025抖音快手播放量破亿爆火音乐歌曲 by 月月小柚

2024 -2025抖音快手播放量破亿爆火音乐歌曲

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