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

《宋齐梁的更替》一


Listen Later

第二节宋齐梁的更替与南朝世族制度的僵化
宋齐梁的更替1 以北府将领起家的刘裕承东晋王朝而称帝之后,因鉴于东晋政权由于门阀势盛,因此威权下移,所以中书省则任用寒人为中书舍人掌机要,而外藩则托付宗室。刘裕下渝“京口(南徐州治所)要地,去都邑密迩,自非宗室近戚,不得居之”(《宋书·刘延孙传》);又“以荆州上流形胜,地广兵强,遗诏诸子次第居之”(《宋书·江夏王义宣传》)。除了荆、扬、南徐州以外,其他重要的州镇,也大都由诸王出任刺史。诸王掌握了方镇的军队,还兼任当地的最高行政官,实际上形成半独立的政权。他们力量强大的时候,往往要夺取中央政权。王室内部骨肉相残的事,也就史不绝书。
东晋中叶以来,还重用宗室亲王总录尚书众事,如简文帝司马昱为会稽王时,以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专总万机;东晋安帝时,会稽王司马道子亦以太傅录尚书事,时称“相王”,他们的权力都非常大。宋文帝元嘉六年(公元429年),始以弟彭城王义康为司徒、录尚书事:到了元嘉九年,又加领扬州刺史;元嘉十六年,又进位大将军。刘义康既专总朝权,加上文帝多病,“寝顿积年”,“方伯(方镇)以下,并委义康授用”。“生杀大事”,义康亦“以录命行之”,所以“势倾天下”(《宋书·彭城王义康传》). 江州刺史檀道济,是当时硕果仅存的北府名将,曾随刘裕灭南燕、后秦,元嘉初击败谢晦,元嘉八年率军北讨,又斩北魏济州刺史悉颊库结。身经百战,战功卓著。元嘉十三年,文帝病久不愈,义康怕文帝一死,“道济不可复制”,就把他杀死了。道济临刑时,愤怒地说:“乃坏汝万里长城!”北魏统治者听到这个消息却很高兴,说:“道济死,吴子辈不足复惮。”(《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三年)这种自坏长城的行为,真是使亲者痛、仇者快。又有一次,文帝病重,已在安排后事。那时文帝诸子年龄都很小, 义康的亲信竟去尚书仪曹调阅东晋中叶成帝病死立其弟康帝这一事实经过及其仪注的档案。文帝病愈后略有所闻,隐忍未发。 当时拥护义康最为出力的是领军将军刘湛,刘湛也是宰相之一, 他和刘义康的亲信,结成朋党,排斥异己,使得文帝对义康更为嫌恶起来。元嘉十七年,文帝终于采取了断然措置,收杀了拥戴义康的刘湛及其族人刘斌等士多个人,改授义康为江州刺史,出镇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到了元嘉二十二年,太子詹事范晔、员外散骑侍郎孔熙先等又想拥立义康,谋泄被杀,义康也因这案牵涉在内,被废为庶人,徒居安成郡(治平都,今江西安福东南)。 元嘉二十八年,北魏主拓跋焘率大军抵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 隔江威胁建康。文帝怕义康被人利用,在后方作乱,终于下令把义康杀死。南朝王室骨肉相残的事情,就是从这桩事开始的。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魏晋南北朝史By 妙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