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

苏峻举兵


Listen Later

苏峻,长广掖(今山东莱州)人。“父模,安乐相。峻少为书生,有才学,仕郡主薄。年十八,举孝廉。”(《晋书·苏峻传》)中原战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被推为坞主。后率数百家泛海南奔,仕东晋,以破王敦、沈充功,为历阳内史,威望渐著。“有锐卒万人,器械甚精”,东晋政权寄以江外(时称江北为江外)之任。
公元325年,明帝死,子司马衍(成帝)继位,年幼,王导与外戚世族大地主颍川庾亮辅政。亮以苏峻骄恣,欲夺峻兵,因而内调峻任大司农。公元327年,峻与豫州刺史祖约(祖逖弟,逖死,约领逖之众)合谋,以讨伐庾亮为名,举兵南渡长江。翌年,攻破建康,分兵转战吴县、海盐、嘉兴、余杭,又攻陷宣城,声势日盛。峻攻建康时,“因风放火,台省及诸营寺署,一时荡尽”。城破之后,又“纵兵大掠”,这时东晋政府的大库内尚存有布二十万匹、金银五千斤、钱亿万、绢数万匹,被峻全数掠去。
东晋的边防,上游在荆、襄,下游在淮南,赵宋时李纲所谓“六朝之所以能保有江左者,以强兵巨镇,尽在淮南、荆、襄间”(《宋史·李纲传》)。现在淮南的方镇既然举兵对抗中央,唯有倚赖荆楚的力量来戡定叛乱。于是荆州刺史陶侃、江州刺史温峤联军东下,消灭苏峻,收复建康(公元329年)。祖约与苏峻举兵时,石勒派大军进攻祖约根据地,约军溃散,约逃奔历阳。及苏峻失败,约又率亲信数百人投奔石勒。石勒鄙薄祖约的为人,将约及其亲属百余人,全都杀死。
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经过几次火并,既加深了人民的痛苦,也把江东搞得积弱不堪。除非在万不得已时,他们不愿意把兵锋转而北向,有时为了狭隘的集团利益打算,甚至不惜采取阻碍恢复中原的行动。以后桓温的北伐,便是在这种情况下,遭受了挫折。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魏晋南北朝史By 妙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