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國立臺灣博物館有Podcast囉! 我們將在這平臺向聽眾推廣臺博館的自然史、金融史、產業史與現代性,以及博物館的典藏、研究、展覽和教育推廣等主題。 我們的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TMuseum 我們Instagram: @taiwanmuseum Powered by ... more
FAQs about 臺博館說給你聽:How many episodes does 臺博館說給你聽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7 episodes available.
September 22, 2022#2 教育推廣活動推手 #1臺博大來賓 臺博館藏品說故事比賽1. 媗淇在哪裡看到這個比賽?是妳自己想參加?還是媽媽幫妳報名?為何想參加這個比賽? 2. 維琳媽媽怎麼會支持媗淇來報名這個活動?並遠從彰化北上也要來參加? 3. 媗淇平時在家,和家人習慣以母語溝通嗎? 4. 媗淇在學校和同儕溝通時,會習慣使用母語嗎? 5. 媗淇準備比賽的過程?有碰到什麼有趣或困難的事情?或是有向媽媽或學校老師求救?例如有什麼字或藏品的專有名詞很難轉換成臺語表達的? 6. 實際參與比賽的當下的感受?在實際站上舞台時,與妳事先的想像是否有所不同? 7. 媗淇妳的臺語講稿中使用很多俚語、歇後語,內容和講述方式也很精彩,聽妳敘述的過程是很舒服的享受。這些俚語、歇後語對妳來說,和平常講臺語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8. 可以請媗淇向聽眾介紹妳講稿中的俚語和歇後語怎麼唸?和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9. 接著,想請媗淇分享使用母語說臺博館藏品的故事,和平時以國語溝通,這兩種不同語言的表達,有不一樣嗎? 10. 那媗淇覺得哪一個比較難?難在哪裡? 11. 現在會和家人說臺語的小朋友已經很少了,維琳媽媽陪伴媗淇參與比賽到獲得最後的優勝,媽媽有什麼話想對媗淇說的嗎? 12. 媗淇覺得日常生活中,以臺語和週遭的人溝通,妳覺得自己是否能做到?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86dfucdr160984q9jcqmw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6minPlay
August 31, 2022#8 策展人來囉 疫觸即發-百年島嶼戰疫特別展1. 為什麼這個展覽明明是在講防疫,卻是從戰爭切入? 2. 為何縱貫路通車,海陸交通便利後對於臺灣的防疫造成了什麼新挑戰? 3. 在這個展覽有什麼是推薦民眾來必看的亮點?提示:防疫包、燒王船 4. 展覽到何時?地點在哪裡?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86dfucdr160984q9jcqmw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1minPlay
August 19, 2022#7 策展人來囉 河溝頭的軌跡:舊臺北鐵道工場及鐵道車輛特展1. 這個展覽似乎想再深入傳達舊臺北機場與河溝頭這個地方的連結與脈絡與大眾的連結關係是什麼? 2. 此地經過多次的使用功能演變,如何透過展覽向民眾傳達臺灣邁入現代化的過程?和城市演變的關係? 3. 展覽現場有許多鐵道車輛的模型等展件與鐵道文化常設展想傳達的角度有何不同呢? 4. 展覽到什麼時候?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86dfucdr160984q9jcqmw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4minPlay
July 31, 2022#6 策展人來囉 誰是建築師?二戰後臺灣現代建築師制度的演變1.臺灣戰後建築師制度的演變過程? 2.戰後有些建築是外國建築師設計,但無法實際在臺灣開業,外國的建築師是如何和本國建𥯹師合作?有哪些現存的案例可以與聽眾分享這樣的案例? 3.本國的建築師有師承哪些脈絡和故事? 4.從這次展覽的展場設計中,可以瞭解到建築師制度的演變歷史,還有隨著建築師制度演變過程的建築案例,可以和聽眾分享這些案例本身因制度演變的不同有哪些差異?以及背後的故事分享?並向聽眾分享回應這段歷史的過程? 5.展覽到何時?地點在哪裡?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86dfucdr160984q9jcqmw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33minPlay
June 30, 2022#5 策展人來囉 臺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這集臺博館說給你聽要分享的單元是「策展人來了」。面積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臺灣島,因為地理與時空關係,臺灣成為一個擁有豐富自然環境及獨特人文風格的寶島。有朋友帶小朋友到臺博館本館參觀「臺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小朋友對這個展覽的闖關過程和引導體驗非常喜愛,而且來過很多次。這集的「策展人來了」單元,邀請臺博館策展人展示企劃組郭昭翎助理研究員一塊來分享這個展覽的點點滴滴。歡迎郭昭翎老師!大鈞想請教郭昭翎老師… 1. 朋友有帶小朋友來參觀這個展覽,不只是小朋友喜歡這個展覽的闖關互動,就連朋友也覺的這個展覽的展示內容,用說故事的敘述方式,結合博物館的標本文物及互動裝置等感官展示,會引導兒童主動去體驗,大鈞很好奇這個展覽初步的策畫和發想過程是如何誕生這個展覽的? 2. 這個展覽的內容,感覺會讓大鈞連想到博物館現正展出的博物臺灣常設展,同樣也是從自然、人文兩個角度切入,感覺很像,卻好像又有點不同?為何要分成臺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和博物臺灣兩個主題呢? 3.這個展覽從自然與人文切入,透過六個單元,想讓孩子們對這塊土地的瞭解,也能涵養對多元文化的欣賞與尊重,有什麼單元是必看、必體驗,絕對不能錯過的亮點嗎? 4.展覽到什麼時候? 非常謝謝郭昭翎老師分享這麼有趣以兒童為主角,結合故事性敘事,互動裝置等多層次的感官展示。讓小朋友透過互動操作學習,靠著自己探索與推理思考,發現事實或法則,進而能享受學習新知的樂趣的展覽,期望透過展覽加深孩子們對這塊土地的瞭解,也能涵養對多元文化的欣賞與尊重。臺博館說給你聽,咱們下次再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5minPlay
June 28, 2022#1 教育推廣活動推手 《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漫畫誕生過程這集臺博館說給你聽要分享的單元是「教育推廣活動推手單元」。博物館的功能包含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然而在教育推廣方面,除了聽眾會想到配合展覽辦理相關教育活動,配合節日或博物館政策,例如友善平權、環境教育、文化資產保存、文化平權與進用等辦理的專案活動外,也包括博物館出版品,還有以典藏結合開發的週邊商品和守護精靈吉祥物等,這些都包括在教育推廣的範籌之中。 這集想要與聽眾聊聊,臺博館的《雲之戰-來自遠古的守護者》這部漫畫,漫畫一推出就受到大眾歡迎與熱烈喜愛。而且,在漫畫推出後,在臺博館本館2樓舉辦相關的漫畫手稿等資料的展出,之後,也在誠品地下書街辦理展覽,擴大民眾對這本漫畫的認識。這本漫畫2021年獲得第十二屆金漫獎的肯定。節目邀請到參與這部漫畫產出過程的其中一名推手,教育推廣組黃冠龍推廣助理與聽眾分享。 1.臺灣雲豹在2013年正式宣佈滅絕,臺博館為何會想以雲豹作為推出漫畫的主題? 2.冠龍本身參與這個漫畫案的過程中,如何促成博物館與漫畫家漢寶包老師、館內的專業研究人員和出版社的合作,而誕生出這部漫畫作品? 3.這本漫畫裡面的主題和內容,想藉此傳達什麼樣的訊息給大眾或省思和重點? 4.冠龍在這次的漫畫合作案過程中,有什麼背後的故事可以和聽眾們分享? 5. 《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這部漫畫,博物館最近提出將改編為動畫,冠龍也是接下來案子的策劃人之一,為何接下來會有這樣的計畫呢?感覺會讓關心雲豹相關議題,以及動漫迷們有非常大的期待,而動畫的產出會與漫畫在傳達的訊息內容上會有什麼不同?或更深一層意涵? 非常謝謝教育推廣組黃冠龍推廣助理帶來精彩的分享,聽眾們歡迎到臺博館賣店與各大實體書店或網路書店購買這本漫畫,一起期待接下來動畫的誕生!臺博館說給你聽,我們下次再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6minPlay
June 01, 2022#4策展人來囉 博物臺灣常設展-自然臺灣篇1.「自然臺灣」展間由許毓純老師負責統籌,大鈞有查詢官網的展覽介紹和紀錄片,發現以「時、空、生、動」作為「博物臺灣」的展覽單元核心。然而,「自然臺灣」以這四個核心產出「亙古紀實」、「島嶼地貌」、「生態走讀」及「變動續曲」四大單元的展示架構,在統籌和團隊溝通討論的過程中,有什麼值得與聽眾們分享的策展小故事?最後為何會確定這樣的展示內容? 2.透過這樣的展示架構和展示氛圍想帶給觀展的民眾什麼樣的訊息和火花? 3.之前大鈞在與許老師討論時,老師有提到「變動續曲」這個單元主要由您負責規劃策展,在這個單元下的主題,提到人類與大地萬物密不可分的關係,也提到人類在使用資源時,造成了環境破壞,還有外來種和永續等等議題。想讓民眾透過現場的展示與環境聲景,希望引發民眾怎麼樣的反思?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86dfucdr160984q9jcqmw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9minPlay
May 19, 2022#1認識植物篇 魔芋?蒟蒻?竟是同一種植物?認識臺灣特有種的密毛魔芋1.博物館有個「巨花蒟蒻」的標本,對它很長的花序和和漂亮的佛焰花印象非常深刻,但是,從來沒有看過活體的魔芋,也沒有真正看過它開花的樣子和味道,從博物館的資料中,知道它開花時的味道很𦤀,不像大多數的花在開花時是香的,會吸引蜜蜂和蝴蝶幫忙授粉,魔芋反而是以開花時的臭味,吸引蒼蠅來幫忙授粉。而臺灣原生種的魔芋有四種,分別是臺灣魔芋、密毛魔芋、東亞魔芋以及疣柄魔芋。我們這次展出是哪一種? 2.密毛魔芋的開花期,是在梅雨季的五、六月之間,聽說花期非常的短,但是,開花時的味道很臭。富鈞採集到的這個密毛魔芋的標本,正好處於開花期,不過好像它的開花期很短,這個密毛魔芋的活體標本會在哪裡展出?展出到何時?大鈞也很好奇,想把握機會趕快去看!很想知道它開花的臭味到底有多臭?像什麼臭味?也很好奇它開花時的樣子,是否就像博物館典藏的巨花蒟蒻標本一樣,有長長的花序,和有美麗色澤的佛焰花呢?密毛魔芋的花序有多長?佛焰花是什麼形狀和顏色呢?在欣賞密毛魔芋時,有什麼該看的細部重點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2minPlay
May 02, 2022#3策展人來囉 《捉迷藏》繪本微型展 Hide & Seek1. 現在大眾大都知道臺灣雲豹在2013年4月正式宣告滅絕,如果要看臺灣雲豹的標本,只能在英國的自然史博物館和臺博館才能親眼所見。這本以臺灣雲豹連結150年前的斯文豪和現代的姜博仁,兩人之間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喜歡臺灣雲豹,並且找尋牠們的身影,可是卻都沒有親眼見過牠們的身影。博物館想藉由這本《捉迷藏》繪本,像是一場跨時空𡭊話,來向大眾傳達什麼訊息呢? 2. 這次出版的《捉迷藏》繪本,畫風讓大鈞覺得很溫暖,我自己都很喜歡這樣的古典繪畫風格,是怎樣的機綠,讓臺博館和鄒駿昇老師有機會合作? 3. 在這本繪本中,發現兩人都喜愛臺灣雲豹,但是觀察和記錄的工 具完全不同,從望遠鏡到相機、標本到照片,但是,斯文豪和姜博仁想找到臺灣雲豹的心情是一模一樣的。兩人都為臺灣的野生動物調查留下了紀錄。這次的繪本出版,除了有中文外,也出版了台語版,而且大鈞發現用的不是羅馬拼音,而是台語漢字。為什麼會想出一本台語版,而且採用的是台語漢字來出版,而不是羅馬拼音呢?背後有怎樣的意義? 4. 配合繪本,臺博館在本館2樓迴廊也策劃了《捉迷藏》繪本微型展,現場看的感覺非常感動,而且也很精彩,展覽到何時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7minPlay
April 28, 2022#2策展人來囉 看見藏品裡的原、民、官:故宮、臺博、臺史博三館聯合特展看見藏品裡的原、民、官:故宮、臺博、臺史博三館聯合特展 1. 三館聯展促成的機緣? 2. 展覽的物件和主題非常多元而且每個主題都很有趣,透過十個單元和三十個策展主題,結合三館的典藏品,三館對自家的典藏各自有不同的觀點和描述,如何進行聚焦,並想傳達給民眾什麼樣的訊息和發現? 3. 這個展覽有什麼非看不可的理由? 4. 展覽到何時?地點在哪裡?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15minPlay
FAQs about 臺博館說給你聽:How many episodes does 臺博館說給你聽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7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