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訪來賓:本書作者、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 陳秀華
無論是林投姐或借屍還魂,為何恐怖故事裡最嚇人的總是女鬼?而女鬼為何多半向男性求助或復仇? 這些問題也成為陳秀華老師這本《台灣女鬼》的核心命題。
陳老師說《台灣女鬼》書寫的緣起,跟她小時候有著不同鬼神經驗有關,總在睡夢中有女鬼求助。她覺得無論女鬼以何種形式與人相遇,總是希望陽世間的人可以了接她們內心傷痛,而女鬼故事總是從相遇開始….
《台灣女鬼》這本書結構從女鬼成因與特性,遇女鬼的情節與空間,到遭遇女鬼的文化意義,與分別從男性觀點與女性觀點來談女鬼的性別意義,以及女鬼故事的時代背景,在清末台灣女性無論教育、經濟都被限制,沒有獨自自主的能力,一旦遭受遺棄殺害無人祭祀而成為女鬼,才有超能力來復仇或報恩。而這本書也提出很重要的概念,父權主義與女性情移,尤其是權勢較高的女性更以可能以男性姿態來欺壓或陷害權勢低的女性(例如小姑與大嫂),同為女性卻運用男性權力來欺凌另一個女性,最為可悲。本書比較特別之處,也收了一些現代鬼故事訪談,有一種古代與現代鬼故事經驗的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