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今天是台灣人的日常生活 第四集 晚餐的選擇之一,就是逛夜市。
小時候我住在彰化田中,第一個去夜市是『星期四夜市』,是的 夜市沒有名子,在星期四晚上所以我們叫他是『星期四夜市』。後來夜市的地點被規劃變成馬路,新的地點變成一塊大空地上,攤販排列整齊,且夜市變成了星期三和星期天兩天。
媽媽今天星期三夜市我想吃牛排,媽媽今天星期日夜市我想吃『黑輪』和『蚵仔煎』。小時候很期待逛夜市,除了可以在外面吃飯之外,晚上的夜市很熱鬧。小小的田中鎮裡,就只有夜市聚集了吃喝玩樂各種東西,所以我們都很期待星期三和星期日晚上,很希望不要下雨,因為一下雨夜市的攤販就休息了,不來了。
大學我在台北念書,住在學校宿舍,宿舍不能開伙。所以我們總是在外面吃。夜市裡我最常去的是『士林夜市』和『師大夜市』。和室友去士林夜市裡,常常吃不一樣的,今天吃『麻辣涼麵』,另外一天吃『生鮮包』加上『章魚燒』。有時候也吃廟口附近的『臭臭鍋』,還有『雞排』和『珍奶』也都是我們曾經的晚餐。到師大夜市的話,就是招牌的『燈籠滷味』,還有大家推薦的韓國餐館,有時候還會吃義大利麵。師大夜市的小巷子多,我常迷路,但也不在意,路上的個人的小店家很多,我們吃完飯總是會逛街,邊走邊逛,最後還是可以找到古亭捷運站。
出社會後,逛夜市的日子慢慢變少了。但有時候還是會想念夜市。
就會問朋友要不要一起去逛夜市。
學生的時候去夜市是為了吃飯,但現在逛夜市變成了一種為了逛夜市而去享受,或許是我長大了,也或許是夜市在我的心中已經變成了『陳年好友』,
太久沒見了會特別懷念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