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訪來賓: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副秘書長 彭治鏐
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17年,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為了解台灣青少年同志真實處境,2020年與美國同志組織GLSEN合作,針對就讀國中、高中、高職、五專(專一到專三)的同志學生進行網路調查,最終有效問卷數量為1226筆,成為台灣首次同志(LGBTQ+)學生校園經驗調查。
此次錄音訪談邀請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副秘書長彭治鏐,談談此次調查與美國GLSEN合作的發想與源起。基本資料中,性別與性傾向,可以看出學生認同的多元,包含非二元、無性戀、泛性戀、尋找認同中(從後面問卷得知學校並非都有全面的同志教育,而學生的認同是否也反映出尋求校外資源(非正式課程?)
此次調查兩大部分
LGBT學生的校園經驗。
1、 LGBT學生在校園中感到不安全,35.6%因為性傾向,24.4%因為性別氣質表現,可能選擇逃避的空間游泳池或廁所的原因是?
2、 偏見言論比例很高,gay這個字眼常被負面使用,以及68.6%教職員也發表恐同言論,16.8%填答者表示教職員恐同,經歷性平法17年,以及2018年同婚與同志教育公投,2019年同婚合法,以及遭受到騷擾,而不敢通報求助,這樣的數字呈現的原因是?
3、 值得注意的是,接觸到對性別氣質表現的負面言論,36.4%填答者頻繁或時常聽到負面言論,而跨性別學生更容易遭受負面學校經驗的,從熱線實務經驗,原因為何?
LGBT學生校園資源與支持
1、92.1%填答者至少可以說出一位老師支持,但只有27.7%,就讀學校的校長主任支持,會不會顯示,大部分學校支持同志的老師或者盡興同志教育課程的老師,往往落在一兩位身上?
2、關於課程,30.9%表示,學校沒有任下同志議題的課程(有點高),
另外,可以談納入同志的性教育課程,34.9%學生的性教育沒有正向的同志主題。
4、 學校反霸凌政策沒有納入LGBT是否也反應學校本身的資源不足,
而無法提供給學生?8.1%的學校有同志社團,不知道是不是反應同志學生可能以地下社團發展,避免有出櫃疑慮?
對於調查結果,熱線的建議為何?從熱線實際的工作,學校對於LGBT學生支持度不足的原因又是什麼?
電台官網收聽
Apple Podcast
教育電台性別平等Easy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