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关注
记得点击“关注”!感谢你的支持^^
哥舒歌
[唐]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首诗用现代白话文的解释就是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
吐蕃族至今牧马只敢远望,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西鄙人,意为西北边境人,相传为唐代五言民歌《哥舒歌》的作者。这首民歌通过对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的歌颂,表达了各族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平朴自然,流传至今。
这首诗大约是在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哥舒翰领兵大破突厥后西北人民为歌颂其战功而作。
此诗从内容上看,是颂扬哥舒翰抵御吐蕃侵扰、安定边疆的。同时也通过这个形象寄寓了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理想和愿望。“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第一句是起兴,诗人用高挂在天上的北斗星,表达边地百姓对哥舒翰的敬仰。“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牧马,就其含意而言,也就是代指一切侵扰活动。自从遭到哥舒翰的抵御,吐蕃再也不敢越过临洮进行骚扰。总体上起到了安定边境作用。
关注
记得点击“关注”!感谢你的支持^^
哥舒歌
[唐]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首诗用现代白话文的解释就是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
吐蕃族至今牧马只敢远望,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西鄙人,意为西北边境人,相传为唐代五言民歌《哥舒歌》的作者。这首民歌通过对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的歌颂,表达了各族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平朴自然,流传至今。
这首诗大约是在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哥舒翰领兵大破突厥后西北人民为歌颂其战功而作。
此诗从内容上看,是颂扬哥舒翰抵御吐蕃侵扰、安定边疆的。同时也通过这个形象寄寓了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理想和愿望。“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第一句是起兴,诗人用高挂在天上的北斗星,表达边地百姓对哥舒翰的敬仰。“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牧马,就其含意而言,也就是代指一切侵扰活动。自从遭到哥舒翰的抵御,吐蕃再也不敢越过临洮进行骚扰。总体上起到了安定边境作用。
3 Listeners
1 Listeners
47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62 Listeners
23 Listeners
56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