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特朗普重返白宫大权在握后,关税阴魂不散,相关国家噩梦连连。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重镇的台湾,心头自也七上八下。展望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美台关系,确有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美国对半导体产业、尤其是台积电的政策;另一个是一旦美中科技、战略资源等全面大战正式上场,台湾会被当交易筹码、还是美方坚定盟友。本次的中华世界,就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我们注意到,台湾政府对「特朗普新政」做出正面响应,首先是府、院相关方面都表示要增加对美投资与采购,接着总统赖清德召开国安高层会议,向美方提出多个具体政策,包括提高国防预算至GDP的3%以上;强化双方在AI、先进半导体等技术开发、制造合作;提出「全球半导体民主供应链伙伴倡议」等。赖清德总统强调互惠精神,达成台美双赢。
从这些政策来看,国防预算达GDP3%是最具体的做法,AI、先进半导体等技术开发、制造合作都还只是单方面提议,至于「全球半导体民主供应链伙伴倡议」到底具体内涵是什么?怎么操作?尚待观察。不过,据悉赖政府现已对台积电2奈米先进制程赴美投资的禁令松口,国发基金也宣布协助半导体供应链赴美投资,这些都是对美国总统的积极表示。
石破茂手段似比赖清德对策有效
日本首相石破茂2月7日访美时,宣布对美投资额将扩大至一兆美元,虽然这个空前规模也可能流于画大饼,但他也很具体提出符合特朗普脾胃的方案:共同开发并进口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他又和特朗普达成协议,让被拜登叫停的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翻案,由「收购」转为「投资」打破僵局。
依政治专栏作家顾尔德之见,石破茂安抚特朗普的手段、还有他手头上握有的筹码看起来比赖清德高出一筹。未来台美能否谈出什么经贸合作具体方案,将成为赖清德执政团队的大考验,好比促转民间厂商赴美投资。日本经验应是值得借镜学习的。
有关国防预算增加到GDP的3%,笃定会是特朗普政府对台湾提出的要求──特朗普也要求日本国防预算要达3%,甚至要求北约国家达5%。台湾现在国防预算约占GDP的2.45%,从2.45%到3%看起来只有增加0.55%,但换成实际金额可能高达3000亿台币。据军事研究专家、国防院副研究员揭仲指出,就算政府大幅举债,要靠编列高额特别预算以让总体国防支出明年达到3%难度很高。除揭仲指出的困难外,还有蓝白阵营等着再砍预算。
目前,特朗普政府对台湾发出的讯息正反都有,整体而言有些混乱。正面的讯息包括:2月14日白宫公告过去一周「政绩」时,称赞「台湾在特朗普关税措施下承诺扩大对美投资」,这代表台湾方面的善意表达至少有传达到白宫幕僚耳朵。而更让许多台湾人「振奋」的是,2月13日美国国务院网站对美台关系的说明中,删除「不支持台独」。当美国务院被问到这项改动时,表示这只是例行更新。台湾外交部则表欢迎,称此举反映出「台美之间紧密友好的伙伴关系」,并感谢特朗普政府对台海和平稳定、台美经贸科技伙伴关系以及台湾国际空间的承诺。
“救与不救”英特尔 台积电陷两难
与台湾经济命脉息息相关的半导体产业,特朗普近日又再点名台湾抢走美国芯片生意,扬言修改《芯片法案》补助条件。过去几天盛传特朗普施压要台积电救英特尔(Intel),也有各种台积电驰援方案出现在国际媒体上,包括接手运营英特尔芯片厂、技术股入股英特尔并负责经营芯片厂、只入股英特尔两成等等,但都未获当事人证实。路透社也引述白宫人士的话称,特朗普不会同意让外国公司经管美国的芯片厂。迄今外界看到的台积电破天荒在美国召开的董事会,只通过资本预算逾171亿美金,但未讲明对美投资计划。
据《华尔街日报》引述花旗集团分析师Laura Chen的报告指出,虽然英特尔和台积电看似做同样业务,但两者运作方式却迥异。英特尔长期专注于造制自己设计的芯片,台积电则是代工,「英特尔工艺生态系、设计方法和制造系统与台积电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些差异性将对英特尔潜在客户带来严重障碍。台积电过去一直对入主英特尔兴趣缺缺,原因之一就在于两者体质截然不同。
摩根大通也指出,台积电若非得走上这条路,还需要获得多个利益相关方的重大让步与协议,包括政府、股东和客户。
事实上,台积电管理层多次声明,基于晶圆厂布局、成本结构和组织文化的巨大差异,收购或运营外部晶圆厂并非公司的优先战略。因此,摩根大通认为台积电收购或运营英特尔晶圆厂的可能性极低,除非美国政府提供强有力的财政补贴,并且对台积电的角色作出明确承诺。
针对部分媒体报道称,为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台积电可能向英特尔分享N3和N2制程技术,甚至派遣工程师支持英特尔。摩根大通认为,这种方案过于理想化,几乎不可能发生。原因在于台积电高度重视知识产权(IP)保护,极不可能主动向英特尔开放其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可以预见,台积电将坚决反对任何类似的要求。
话虽如此,周二,特朗普又在他的海湖庄园向媒体表示,除汽车外也将对进口药品、半导体加征25%及更高的关税,且税率在一年内会大幅调升。他并未明确表示将在何时宣布这些关税措施,仅称在发布新的关税政策前,希望给企业“少许机会”在美国设立工厂。他还说,有几家大型全球企业将在未来几周内宣布对美国的新投资计划。然未提供进一步的详情。
台积电有多少底气,接下来能否挺过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我们拭目以待!
英特尔经营困境被操作为国安问题
倘若我们回顾英特尔议题如何成为白宫关注焦点,有评论认为,或要归功于英特尔前执行长格尔辛格(Pat Gelsinger),因他把英特尔的经营困境操弄成美国国安问题、炒作民族主义向美国政府要求补助。如今,英特尔的存亡彷佛变成了美国尖端科技产业是否屹立不摇、继续领先全球的指标。
然而救英特尔是否就等于救美国的半导体制造业(注意非芯片设计)?据一位熟悉此议题的涉外高层指出,其实特朗普并不确知自己真正要什么,「他只是不要先进芯片绝大多数在台湾生产」。台湾政府也已承诺加大对美投资、也对先进制程赴美生产放行,如果能借由强又有力的论述、提出符合特朗普期待的方案,加上低调合宜的公关操作,是有可能让特朗普接受对台积电较有利的解决方案──包括在美国投资方式以及芯片课税问题。这就像石破茂破解了美国钢铁案的难题。
说句玩笑话,特朗普就职一个月以来,他和他倚重的马斯克,就像猛冲流量的网红,屡屡语不惊人死不休,让敌人与盟友都疲于因应。但他本质上毕竟是个商人,怎样说之以利,并满足他当家的虚荣感,日本首相石破茂已做了一次不错的示范,台湾政商高层或可汲取经验,找出良策。
值得参考的还有,据《纽约时报》14日所登「美台关系面临不确定性,台湾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好斗与关税」一文指出,特朗普的第二个总统任期还没过几周,台湾已经在适应与主要支持者美国的关系变化,这种改变意味着双方的关系不再以共同的民主理想为焦点,而且变得更加不确定和具有交易性。
此外,资深媒体人、政治网红范琪斐20日亦在脸书发文表示,跟特朗普谈判除了要,1. 盘点自己的筹码;2. 设定底线,目标清楚;3. 要有策略之外,还有一项挑战,就是:如何在被羞辱时,保持尊严。
特朗普重返白宫大权在握后,关税阴魂不散,相关国家噩梦连连。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重镇的台湾,心头自也七上八下。展望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美台关系,确有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美国对半导体产业、尤其是台积电的政策;另一个是一旦美中科技、战略资源等全面大战正式上场,台湾会被当交易筹码、还是美方坚定盟友。本次的中华世界,就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我们注意到,台湾政府对「特朗普新政」做出正面响应,首先是府、院相关方面都表示要增加对美投资与采购,接着总统赖清德召开国安高层会议,向美方提出多个具体政策,包括提高国防预算至GDP的3%以上;强化双方在AI、先进半导体等技术开发、制造合作;提出「全球半导体民主供应链伙伴倡议」等。赖清德总统强调互惠精神,达成台美双赢。
从这些政策来看,国防预算达GDP3%是最具体的做法,AI、先进半导体等技术开发、制造合作都还只是单方面提议,至于「全球半导体民主供应链伙伴倡议」到底具体内涵是什么?怎么操作?尚待观察。不过,据悉赖政府现已对台积电2奈米先进制程赴美投资的禁令松口,国发基金也宣布协助半导体供应链赴美投资,这些都是对美国总统的积极表示。
石破茂手段似比赖清德对策有效
日本首相石破茂2月7日访美时,宣布对美投资额将扩大至一兆美元,虽然这个空前规模也可能流于画大饼,但他也很具体提出符合特朗普脾胃的方案:共同开发并进口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他又和特朗普达成协议,让被拜登叫停的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翻案,由「收购」转为「投资」打破僵局。
依政治专栏作家顾尔德之见,石破茂安抚特朗普的手段、还有他手头上握有的筹码看起来比赖清德高出一筹。未来台美能否谈出什么经贸合作具体方案,将成为赖清德执政团队的大考验,好比促转民间厂商赴美投资。日本经验应是值得借镜学习的。
有关国防预算增加到GDP的3%,笃定会是特朗普政府对台湾提出的要求──特朗普也要求日本国防预算要达3%,甚至要求北约国家达5%。台湾现在国防预算约占GDP的2.45%,从2.45%到3%看起来只有增加0.55%,但换成实际金额可能高达3000亿台币。据军事研究专家、国防院副研究员揭仲指出,就算政府大幅举债,要靠编列高额特别预算以让总体国防支出明年达到3%难度很高。除揭仲指出的困难外,还有蓝白阵营等着再砍预算。
目前,特朗普政府对台湾发出的讯息正反都有,整体而言有些混乱。正面的讯息包括:2月14日白宫公告过去一周「政绩」时,称赞「台湾在特朗普关税措施下承诺扩大对美投资」,这代表台湾方面的善意表达至少有传达到白宫幕僚耳朵。而更让许多台湾人「振奋」的是,2月13日美国国务院网站对美台关系的说明中,删除「不支持台独」。当美国务院被问到这项改动时,表示这只是例行更新。台湾外交部则表欢迎,称此举反映出「台美之间紧密友好的伙伴关系」,并感谢特朗普政府对台海和平稳定、台美经贸科技伙伴关系以及台湾国际空间的承诺。
“救与不救”英特尔 台积电陷两难
与台湾经济命脉息息相关的半导体产业,特朗普近日又再点名台湾抢走美国芯片生意,扬言修改《芯片法案》补助条件。过去几天盛传特朗普施压要台积电救英特尔(Intel),也有各种台积电驰援方案出现在国际媒体上,包括接手运营英特尔芯片厂、技术股入股英特尔并负责经营芯片厂、只入股英特尔两成等等,但都未获当事人证实。路透社也引述白宫人士的话称,特朗普不会同意让外国公司经管美国的芯片厂。迄今外界看到的台积电破天荒在美国召开的董事会,只通过资本预算逾171亿美金,但未讲明对美投资计划。
据《华尔街日报》引述花旗集团分析师Laura Chen的报告指出,虽然英特尔和台积电看似做同样业务,但两者运作方式却迥异。英特尔长期专注于造制自己设计的芯片,台积电则是代工,「英特尔工艺生态系、设计方法和制造系统与台积电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些差异性将对英特尔潜在客户带来严重障碍。台积电过去一直对入主英特尔兴趣缺缺,原因之一就在于两者体质截然不同。
摩根大通也指出,台积电若非得走上这条路,还需要获得多个利益相关方的重大让步与协议,包括政府、股东和客户。
事实上,台积电管理层多次声明,基于晶圆厂布局、成本结构和组织文化的巨大差异,收购或运营外部晶圆厂并非公司的优先战略。因此,摩根大通认为台积电收购或运营英特尔晶圆厂的可能性极低,除非美国政府提供强有力的财政补贴,并且对台积电的角色作出明确承诺。
针对部分媒体报道称,为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台积电可能向英特尔分享N3和N2制程技术,甚至派遣工程师支持英特尔。摩根大通认为,这种方案过于理想化,几乎不可能发生。原因在于台积电高度重视知识产权(IP)保护,极不可能主动向英特尔开放其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可以预见,台积电将坚决反对任何类似的要求。
话虽如此,周二,特朗普又在他的海湖庄园向媒体表示,除汽车外也将对进口药品、半导体加征25%及更高的关税,且税率在一年内会大幅调升。他并未明确表示将在何时宣布这些关税措施,仅称在发布新的关税政策前,希望给企业“少许机会”在美国设立工厂。他还说,有几家大型全球企业将在未来几周内宣布对美国的新投资计划。然未提供进一步的详情。
台积电有多少底气,接下来能否挺过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我们拭目以待!
英特尔经营困境被操作为国安问题
倘若我们回顾英特尔议题如何成为白宫关注焦点,有评论认为,或要归功于英特尔前执行长格尔辛格(Pat Gelsinger),因他把英特尔的经营困境操弄成美国国安问题、炒作民族主义向美国政府要求补助。如今,英特尔的存亡彷佛变成了美国尖端科技产业是否屹立不摇、继续领先全球的指标。
然而救英特尔是否就等于救美国的半导体制造业(注意非芯片设计)?据一位熟悉此议题的涉外高层指出,其实特朗普并不确知自己真正要什么,「他只是不要先进芯片绝大多数在台湾生产」。台湾政府也已承诺加大对美投资、也对先进制程赴美生产放行,如果能借由强又有力的论述、提出符合特朗普期待的方案,加上低调合宜的公关操作,是有可能让特朗普接受对台积电较有利的解决方案──包括在美国投资方式以及芯片课税问题。这就像石破茂破解了美国钢铁案的难题。
说句玩笑话,特朗普就职一个月以来,他和他倚重的马斯克,就像猛冲流量的网红,屡屡语不惊人死不休,让敌人与盟友都疲于因应。但他本质上毕竟是个商人,怎样说之以利,并满足他当家的虚荣感,日本首相石破茂已做了一次不错的示范,台湾政商高层或可汲取经验,找出良策。
值得参考的还有,据《纽约时报》14日所登「美台关系面临不确定性,台湾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好斗与关税」一文指出,特朗普的第二个总统任期还没过几周,台湾已经在适应与主要支持者美国的关系变化,这种改变意味着双方的关系不再以共同的民主理想为焦点,而且变得更加不确定和具有交易性。
此外,资深媒体人、政治网红范琪斐20日亦在脸书发文表示,跟特朗普谈判除了要,1. 盘点自己的筹码;2. 设定底线,目标清楚;3. 要有策略之外,还有一项挑战,就是:如何在被羞辱时,保持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