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

《天道》第二讲(6)儒家道家都讲法天则地


Listen Late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此五末者,须精神之运,心术之动,然后从之者也。”所以前面的五条:“三军五兵”,“赏罚利害”,“礼法度数”,“钟鼓羽旄”,“哭泣衰绖”,都必须用“精神之运,心术之动”。“本”是什么?是精神、是“心术”,这是主人,如果没有主人运精神,动“心术”,这些花样还玩得起来吗?是玩不起来的。

 

儒家道家都讲法天则地

“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君先而臣从,父先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先而妇从。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万物化作,萌区有状;盛衰之杀,变化之流也。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人道乎!宗庙尚亲,朝廷尚尊,乡党尚齿,行事尚贤,大道之序也。语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语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

“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末学者”,前面所讲到的“末学”这套把戏,这套东西,“古人”早就有了,知道并会运用,但并不是以这个为本。“非所以先也”,就是不以这个为本,这些都是从属的,落二落三的。“先”是什么?“先”是优先、是首要、是根本,就是“精神之运,心术之动”,是“运”是“动”呀。如今干大小的事,先得搞点策划、运作、包装、宣传,在人事网罗中去细细经营,这都是要用“心术”去“运”、去“动”的。中国人近现代的“运动”频繁,庄子应享有这个词的专利呀。但这个“运、动”,离开了道就不尊贵了,就算你去搞礼法度数、刑法这些,还是要通过“精神之运,心术之动”,仔细地考察社会治安状况和整个形势,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包括罚多少款,都要有准则。但要明白的是,这些都仅是“治之末”而已。

“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这个“先”是什么?我们看后面的“君先而臣从,父先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先而妇从。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在中国古代社会,先后规矩是很明白的。我们看人民大会堂开会,先后次序至今也是如此的。秩序稍有变动,外面的评论就来了,他就猜测你这里面又有什么动作,有什么变动?中国从古到今,尊卑长幼都有序。我在讲《易经》时,就经常讲“位”,讲“知位守位”的重要性,得其位就安,失其位就凶。怎样守位?这里讲的也是一个守位的事情。“君先而臣从”,当臣子的必须服从领导,做什么事情都是君王在先,臣子随后紧跟。“父先而子从”,吃饭时老爷子先请,入座时年老的先坐。大殿上,当皇上的先坐,然后众卿平身,然后赐座。“兄先弟从,长先少从,男先女从,夫先妇从”,这些就不用细说了,都是“尊卑先后,天地之行”。

所以这段就奇怪了,本来道家和儒家在这方面的观点是反的,《易经》是阳尊阴卑,天尊地卑;而道家学说是讲阴尊阳卑,是反的。但是到了这里,庄子又完全顺着儒家的路子在说,也认为儒家的路子符合天道,是“尊卑先后,天地之行,故圣人取象焉”。法天则地,不仅是儒家法天则地,道家更是法天则地。法天则地,就是天尊地卑,这是不易之理,春夏秋冬这个顺序也是不易之理,而且是“神明之位”。天,肯定是高高在上,日月星辰在上;地在下,江河湖海在下;君主在上,臣子在下,这是“神明之位”,要把这种“位”守好。

 

道家的“生住异灭”

我们知道,古代中国是农耕为主的社会,一直很注重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也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个顺序,这可是万物之序。如果没有春天的种,哪有秋天的收?所以这个“序”是不易之序,对中国古代农业社会而言,这是铁定的规律,必须是“春夏先,秋冬后”。

“万物化作,萌区有状。”当然,在宇宙之中,万事万物都生化而作。这里面的“万物化作”就“萌区有状”,就各有形状。“萌”就是基因、遗传密码,“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总之,万物是各行其类。为什么有类?因为有它的机能在里面,“萌区有状”,它的种类不一样,种类也可以说是“萌”,于是才有万物之别。

“盛衰之杀,变化之流也。”在学《道德经》时,我们就知道“物壮则老”的原则,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生住异灭”,万事无常。所以“日中则昃(zè),月满则缺”,人过了青年就壮年、中年、直到老年,这都是永恒的道理,所以要知盛衰消息啊!平常人自然而然的,然而当情感不对或者牵涉到利益时,就有“杀”的感觉了。所以《黄帝阴符经》说“天发杀机”“地发杀机”“人发杀机”,为什么要用这个“杀”?它就很醒目,使你感到畏惧。如果不用这个“杀”,你只说四时运行,那就运行吧,没有紧迫感。他用了一个“杀”字,你一下就感到畏惧,畏惧后才能重视它,所以“盛衰之杀,变化之流也”。对这个“杀”字,我们在前面讲过,就是衰减和差别,盛衰变化,表现的就是衰减和差别的流动嘛。

盛衰之变也就是无常,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些领导同志昨天还在台上堂堂皇皇地作讲演作报告,下午就“双规”了,对不起,一个跟头就栽下去。然后他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网,一并“请君入瓮”,大家去背书。有的人,今天生意做得很红火,账面上有几十个亿、几百个亿,突然金融危机来了,资金链突然断裂,一下从九重天落到十八层地狱。这几年我们看到的这种现象也不少,在金融界、企业界,我们看到好多啊。这样的人盛极而衰,而且“衰”并不是缓缓慢慢地,今天30度,明天29度,后天28度,通过一个比较平稳的衰退期,而是一个跟头,一下子就跌到谷底了。这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机兆是什么?这个“盛衰之杀,变化之流”又表现在什么地方?这都需要我们好好去探究,特别是事业有成的人,要想“持盈保泰”,不明白这个道理怎么行。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By 万万读书

  • 5
  • 5
  • 5
  • 5
  • 5

5

1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