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天地之本,道德之至
“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如果我们能知道并做到“虚静恬淡寂寞无为”,那么你就得到了“天地之本”和“道德之至”。佛家讲要现证菩提,现证真如,用道家的话来说,对“天地之本”,“道德之至”的获得,就必须通过这样的途径,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什么叫“休焉”,就是息养于此,依止于此,安住于此。《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要“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做到了,就可以称之为“至善”。我们就要体察于此,修行于此,而且依止于此,安住于此,所以“帝王圣人休焉”。安住在这个地带,就可以稳坐菩提,稳坐在真如之上,稳坐在大道之上,我们才能“体虚而行”。
“休则虚,虚则实,实者伦矣。”我们首先要有“休”,我们看一下这个公案:九峰和尚的师父石霜祖师圆寂了,大家打算请首座来住持。九峰和尚当时是侍者,他当众对首座说:“先师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然后问首座说:“其他的我不多问,你只需要回答,如何是一条白练去?”首座说:“这个只是明一色边事。”九峰说:“原来你未会先师意啊。”首座说:“但装香来,香烟断处若去得,即会先师意。若去不得即不会。”于是就焚香,一炷香没完,首座就坐化了。按理说,这个功夫已经很好了呀,但是九峰还是不肯认可他,他拍拍首座的肩膀说:“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为什么?首座禅定功夫不错,能说走就走,但在见地上是不是真正过关了呢?还达不到啊。所以“休则虚”,能真正依止在大道上,我们自然就“虚”了,坐脱立亡的功夫在这里算不上什么。
“虚”又是“实”的,这就怪了,为什么“虚则实”?我们的心若达到了这个境界,我们的心才能够真正地踏实。虚心就是公心,公心就是“实”。什么是“实”?一心不动,不为万物所动,我心踏实,这个“踏实”就叫“得定”。这个得定是得大定,不是止观上的小定,而是实实在在的根本定。所以《菜根谭》说“心不可不虚,虚则礼义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邪恶不入。”这里虚实是一体不二的。
当年二祖见达摩,问:“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二祖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求自心了不可得是“虚”,安心是“实”。我们想一下这个“虚”和“实”的关系,只有一无所有,你才能拥有一切。我们手里抓住了一个具体的东西,反而就不拥有其他的了。太阳需不需要我们花钱买?不需要;地球需不需要我们花钱买?也不需要;我们喜欢峨眉山,要不要花几百个亿把它买下来?没必要嘛,花点门票钱就可以到峨眉山去尽情地游玩。
“实者伦矣”,什么叫“伦”,就是万物所遵循的法则和轨道。万物是怎么回事?在这个虚实之中,万物各就各位,万法自住法相,自住法位,各得其所,万物在各自的轨道运行,互为缘起又互不相扰,非常有序。万物都在我的肚皮里,万物都在手心里玩,多舒服。
“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学太极的人都晓得,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那么“虚”肯定“静”,“致虚极,守静笃”这六个字,我可是像传口诀一样,反复给大家讲。在虚之极、静之笃时,反而“动而愈出”。《道德经》说:“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静则动”,为什么“静则动”?不论社会和大自然,若摆脱了人的主观干预,沿着自己的轨迹运动,反而动得更好,整个生态会按照自身的轨迹规律,很协调、很和谐地进行发展变化。以个人而言,若能把心静下来,那我们的理性之动就不会受干扰,不会受我们情志上的干扰,不会受欲有所得的干扰,不会受种种利害得失的干扰。这个动是纯阳之动,这个动就清净,就刚直,就堂堂正正,这样的动就必然有所得,这就是“动则得矣”。
这与《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一回事。怎样把《大学》里面的层次套路与庄子里的“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结合起来?这完全是可以结合起来的。我们不能一学老庄学说就玩空,玩成空空道人。这里妙不可言的就是:虚则静,静了还可以动,动了还可以得,这是对“无为而无不为”的最佳解释,且看下面。
不要让忧患在心中安家
“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只有静下来,才不会去打妄想,才不会去乱搞一通。静了以后,你不加干涉,才能“任事者责矣”。什么叫“任事者”?春夏秋冬,各司其职;动物植物,江河湖海,各尽其性。作为君主而言,作为最高长官,也要“虚一而静”,“无为而治”,你下面的三省六部,百官群僚就能“任事者责”,承担起他们的责任。你不能像朱元璋那样,把宰相的位子去掉,皇帝自己兼宰相,国家元首兼政府总理,一个人把朝廷的权抓完了,结果六部尚书一点都不自由,皇帝自己也累得要死。不得已搞了一个内阁,也就是弄了一个秘书班子来代他服务。实际上,他是想将其他衙门的权力削弱,结果使这些职能部门不能各司其职。拿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最高领导和各级政府职能的关系。怎样使最高领袖“无为”,而把各职能部门的功能充分地释放出来?中国两千多年一直在搞这个实践,这是政治上的事情。
在这里,我们还是要把“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归结到自己身上来。如果我们自己处于“无为”状态,那么心肝脾肺肾就能各司其职,各种状态就都会好。现在呢,我们天天注重这个营养那个营养,推荐这种补药那种补药,乱吃这样乱吃那样,一会儿补肝,一会儿补肾,一会儿又补钙,补各种维生素,补过去补过来,五脏六腑的功能都被打乱了,结果莫名其妙的病也随之而来了。我这个人还好,只要晚上把觉睡好,把子午二时守好,一碗饭能把肚皮哄得住,就对了。如果有为地想去补心补肝,补肾补肺,强筋健骨,那么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反而就被搞乱。
所以,“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国家的、社会的事务我们管不着,但对自己的心,对自己身体的这一百多斤,一定要料理好,但又要处于“无为”状态。处于无为状态之后,你的眼睛也好用,耳朵也好用,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膀胱,其功能它们会自己去料理,你哪里管得了。所以现在的减肥药,美容院都是“有所为”,越想年轻漂亮,就越不可能年轻漂亮。
5
11 ratings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天地之本,道德之至
“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如果我们能知道并做到“虚静恬淡寂寞无为”,那么你就得到了“天地之本”和“道德之至”。佛家讲要现证菩提,现证真如,用道家的话来说,对“天地之本”,“道德之至”的获得,就必须通过这样的途径,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什么叫“休焉”,就是息养于此,依止于此,安住于此。《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要“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做到了,就可以称之为“至善”。我们就要体察于此,修行于此,而且依止于此,安住于此,所以“帝王圣人休焉”。安住在这个地带,就可以稳坐菩提,稳坐在真如之上,稳坐在大道之上,我们才能“体虚而行”。
“休则虚,虚则实,实者伦矣。”我们首先要有“休”,我们看一下这个公案:九峰和尚的师父石霜祖师圆寂了,大家打算请首座来住持。九峰和尚当时是侍者,他当众对首座说:“先师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然后问首座说:“其他的我不多问,你只需要回答,如何是一条白练去?”首座说:“这个只是明一色边事。”九峰说:“原来你未会先师意啊。”首座说:“但装香来,香烟断处若去得,即会先师意。若去不得即不会。”于是就焚香,一炷香没完,首座就坐化了。按理说,这个功夫已经很好了呀,但是九峰还是不肯认可他,他拍拍首座的肩膀说:“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为什么?首座禅定功夫不错,能说走就走,但在见地上是不是真正过关了呢?还达不到啊。所以“休则虚”,能真正依止在大道上,我们自然就“虚”了,坐脱立亡的功夫在这里算不上什么。
“虚”又是“实”的,这就怪了,为什么“虚则实”?我们的心若达到了这个境界,我们的心才能够真正地踏实。虚心就是公心,公心就是“实”。什么是“实”?一心不动,不为万物所动,我心踏实,这个“踏实”就叫“得定”。这个得定是得大定,不是止观上的小定,而是实实在在的根本定。所以《菜根谭》说“心不可不虚,虚则礼义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邪恶不入。”这里虚实是一体不二的。
当年二祖见达摩,问:“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二祖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求自心了不可得是“虚”,安心是“实”。我们想一下这个“虚”和“实”的关系,只有一无所有,你才能拥有一切。我们手里抓住了一个具体的东西,反而就不拥有其他的了。太阳需不需要我们花钱买?不需要;地球需不需要我们花钱买?也不需要;我们喜欢峨眉山,要不要花几百个亿把它买下来?没必要嘛,花点门票钱就可以到峨眉山去尽情地游玩。
“实者伦矣”,什么叫“伦”,就是万物所遵循的法则和轨道。万物是怎么回事?在这个虚实之中,万物各就各位,万法自住法相,自住法位,各得其所,万物在各自的轨道运行,互为缘起又互不相扰,非常有序。万物都在我的肚皮里,万物都在手心里玩,多舒服。
“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学太极的人都晓得,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那么“虚”肯定“静”,“致虚极,守静笃”这六个字,我可是像传口诀一样,反复给大家讲。在虚之极、静之笃时,反而“动而愈出”。《道德经》说:“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静则动”,为什么“静则动”?不论社会和大自然,若摆脱了人的主观干预,沿着自己的轨迹运动,反而动得更好,整个生态会按照自身的轨迹规律,很协调、很和谐地进行发展变化。以个人而言,若能把心静下来,那我们的理性之动就不会受干扰,不会受我们情志上的干扰,不会受欲有所得的干扰,不会受种种利害得失的干扰。这个动是纯阳之动,这个动就清净,就刚直,就堂堂正正,这样的动就必然有所得,这就是“动则得矣”。
这与《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一回事。怎样把《大学》里面的层次套路与庄子里的“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结合起来?这完全是可以结合起来的。我们不能一学老庄学说就玩空,玩成空空道人。这里妙不可言的就是:虚则静,静了还可以动,动了还可以得,这是对“无为而无不为”的最佳解释,且看下面。
不要让忧患在心中安家
“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只有静下来,才不会去打妄想,才不会去乱搞一通。静了以后,你不加干涉,才能“任事者责矣”。什么叫“任事者”?春夏秋冬,各司其职;动物植物,江河湖海,各尽其性。作为君主而言,作为最高长官,也要“虚一而静”,“无为而治”,你下面的三省六部,百官群僚就能“任事者责”,承担起他们的责任。你不能像朱元璋那样,把宰相的位子去掉,皇帝自己兼宰相,国家元首兼政府总理,一个人把朝廷的权抓完了,结果六部尚书一点都不自由,皇帝自己也累得要死。不得已搞了一个内阁,也就是弄了一个秘书班子来代他服务。实际上,他是想将其他衙门的权力削弱,结果使这些职能部门不能各司其职。拿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最高领导和各级政府职能的关系。怎样使最高领袖“无为”,而把各职能部门的功能充分地释放出来?中国两千多年一直在搞这个实践,这是政治上的事情。
在这里,我们还是要把“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归结到自己身上来。如果我们自己处于“无为”状态,那么心肝脾肺肾就能各司其职,各种状态就都会好。现在呢,我们天天注重这个营养那个营养,推荐这种补药那种补药,乱吃这样乱吃那样,一会儿补肝,一会儿补肾,一会儿又补钙,补各种维生素,补过去补过来,五脏六腑的功能都被打乱了,结果莫名其妙的病也随之而来了。我这个人还好,只要晚上把觉睡好,把子午二时守好,一碗饭能把肚皮哄得住,就对了。如果有为地想去补心补肝,补肾补肺,强筋健骨,那么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反而就被搞乱。
所以,“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国家的、社会的事务我们管不着,但对自己的心,对自己身体的这一百多斤,一定要料理好,但又要处于“无为”状态。处于无为状态之后,你的眼睛也好用,耳朵也好用,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膀胱,其功能它们会自己去料理,你哪里管得了。所以现在的减肥药,美容院都是“有所为”,越想年轻漂亮,就越不可能年轻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