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

《天道》第一讲(7)无为才能进退自如


Listen Late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这里还是讲的修身。“俞”就是愉悦的愉,安宁、愉悦。“无为”,没有事情去操心,不贪,无嗜好,无欲望,自然就身心愉悦。借用佛教的话说,“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当然就舒服得很!无欲,自然能“忧患不能处”,忧患想跑到你心中安家落户都不行,自然就把忧患踢出去了。再者,忧患跑到你这个太极图里来,它也不再是忧患了,因为心能转境,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不会变成坏事。如果你处于“俞俞”状态,和气、喜神养足了,忧患怎能在你肚子里安家落户呢?它待不住,立不稳。这样活一辈子,你就不会有心理疾病,不会得抑郁症,不会进疯人院。你心安了,心安气定,那么身体的五脏六腑也得安。五脏六腑一安,疾病哪里会有?你就没有疾病,年寿就会“长”了。用《黄帝内经》的话来说:“起居有时,饮食有节,不妄作劳”,再加上“恬淡无为”,自然就可以安享天年。

当然,尽管如此,该活一百二十岁就活一百二十岁,该活三十几岁也只能活三十几岁。三五十岁无疾而终的人,同样也可以说是“年寿长矣”,因为他没有受疾病的折磨,不是凶死、横死,当然也是安享天年了。老天爷在生死簿上只给你画了那么多寿岁,该走也就走了。你就是吃再好的补药,请扁鹊、华佗来也不行,毕竟“阎王要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不可能把你留得住。

虚云老和尚当年那样被整,还是活到了一百二十岁。佛源老和尚从反右到1979年间,弄得百孔千疮,伤痕累累,到现在还是精神蛮好,八十五岁的老人比我们在座这些人的眼神都好,都亮。总之这些,都在于要使自己做到“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万物之本也”,这里需要反复把这句强调一下。

 

无为才能进退自如

“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这里的“南乡”就是南向。明白了这个,你就能面南而为天下之君,尧帝正是这样才成为明君的。“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尧帝当天子时,舜给他当辅政大臣,这可是最优秀的搭档。刘备和诸葛亮也是很优秀的搭档,但是他们怎么能和尧舜比,毕竟他们没有一统天下,而且天天都在战乱之中,在忧患之中。尧舜时代也有忧患,《史记》里记载,当尧之时,“汤汤洪水滔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淹得一塌糊涂,于是才有了大禹治水的故事。但是作为政治家来说,尧舜这一对搭档,被我们中华民族歌颂了四千年,是作为一种最理想的政治模范来对待的。“尧之为君,舜之为臣”,他们是明白了“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

“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什么是最高领导之德?作为帝王天子,就应该懂得“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有了这个,你才有真正的天子之德。“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有些人虽然没有政治上的责任,是老百姓,是出家人,但可以称为“玄圣素王”。孔子就被称为“素王”,释迦牟尼佛、太上老君也被称为“玄圣”,他们不当皇帝,超然世外,不在红尘中担职,他们是“玄圣素王”,不穿龙袍。如果能够得道,我们一般民众也有资格享受大道带给我们的境界。有这样的境界是非常舒服的,因为大道无私,并不是只有皇帝才能够享受。佛祖说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皇上可以享受,我们老百姓照样也可以享受。如果我们享受了“玄圣素王”之道,肯定就很了然。

怎样使我们安享“玄圣素王”之道?我们应该要有这方面的追求、实践和受用。这就需要我们花工夫,确立我们的人生目标,要有向道之心,在道上勤加修炼,假以时日,总有一天我们会明心见性,体解大道,明彻本源,顿悟成佛,这该是多舒服啊!

“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如果我们有了这个本事,不去当什么帝王天子、玄圣素王,我们就当个隐士,退隐江湖,这也是很舒服的。在中国能被尊为“玄圣素王”的人很少,毕竟除了孔孟老庄和佛道祖师,其他的人也配不上这个称谓。大多都是退居江湖,成为隐士,或出家,或当山林之士。山林之士大多倾心于道,服膺于此。为什么一千多年来大家都喜欢陶渊明,也喜欢苏东坡?觉得他们的生活与文章很高雅、很美,就是因为他们的生活质量、生活境界,给我们留下了一种很美的精神遗产、文化遗产。为什么他们能够如此?就是因为他们有这个“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人格和品位。

我们怎么去感受这个“气”?怎么去体验,使这个“气”与身心融为一体,打成一片,让我们也可以享受这个至妙之道,这样的生活确实比升官发财安逸、舒服,这个享受是无价的,不需要你去开后门,不需要你去跑官、要官、买官;也不需要你去拉关系、送红包、行贿受贿;你自己就可以料理,很方便,很简单,又不犯险。检察院、反贪局也不会来找你,自己吃得饱睡得着,多舒服啊。山林之士可以闲游江海,当个旅行家、探险家,确实舒服、安逸。

“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如果处于动乱之世,社会不安宁,那么你以这个圣王之道一统天下,安抚社会,功大不大?肯定大;名显不显?肯定显。中国历代优秀的开国君主,都可以担当这个美名。为什么呢?在一个战争纷乱的年代,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你能拯民于水火,转乱世为升平,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确是“功大名显”。现在的伊拉克、阿富汗,谁能够把他们平定下来?如果有谁能够帮他们安定下来,让老百姓吃得饱,睡得着,没有炸弹响,那也是“功大名显”啊!

我们现在处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之中,各就各位,能够有饭吃,有麻辣烫、小麻将,寺院里有香火,也没有哪个来丢炸弹,我就觉得我们中国人的日子真的好过了,真正过上好日子了。但如今社会仍有阴暗面,如贫富不均、社会不稳定因素、生态环境恶化等,这都是当政者需要留意的。我们希望社会祥和地发展,不希望动乱。如今改革进入深水区,能改革成功,也是“功大名显”之事,但当政者一定要明白上面所说的那一堆道理,身体力行才行。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By 万万读书

  • 5
  • 5
  • 5
  • 5
  • 5

5

1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