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真正的贫富,在于观念的转变
“爱人利物之谓仁”,我们想一下,在日常动静之中,我们是否有爱心、喜舍之心、奉献之心?是否做到了爱人、利物?一生的工作,是索取还是在奉献?是利己还是利人?真正的道人、仁人,他肯定是爱人利物、奉献利人,不打小算盘的,所以这就称之为仁。
“不同同之之谓大”,这又是一个境界。天下万物、诸色人等有种种差别,是不同的,我们能不能够同?我们经常说,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什么是大同?宇宙万事万物,没有一个是绝对相同的,双胞胎还可以找出不同的地方。古希腊的哲学家说:“天下找不出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为什么叫大?就是能够包容一切差别性,包容一切矛盾性。不能包容,则不能称之为大。所以是是非非、利害得失、成败毁誉,我们要把这些一肚子装了,才能够称之为大。为什么道能够容纳一切?是因为善善恶恶、是是非非,它都可以一肚子装了。我们如果也能够把这些一肚子装了,我们的心量才能够称之为大。如果“是此非彼”,我们就不能真正的圆满。
“行不崖异之谓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装神弄鬼,行为诡异,搞些搬运法,说些惊世骇俗的话,超出常道,这样他的路就很窄,因为吃鬼饭的人毕竟很少。这个宽是什么呢?就是“和光同尘”。我们在生活中要能够和光同尘,能够与环境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借用一个术语叫“变色龙”,走到哪里,环境是什么颜色,我就是什么颜色;环境是什么声音,我就是什么声音;绝不会与环境发生冲突,绝不会与环境产生离异,这就称之为宽。这个宽确实了不得,这也是修养带来的一种境界、一种胸怀。
“有万不同之谓富”,什么不同呢?就是什么都能拥有。各种各样的差别我都能拥有,是是非非我能拥有,成败得失我也能拥有。像我坐监狱的时候,心里还很骄傲:我还坐过监狱,你们很多人还没有尝过这个味道。怎么理解这个富?有精神的富、有物质的富、有道德的富;笼而统之样样都有,当然就是大富。道是最富有的,它哪样不拥有?所以庄子临死的时候,他的徒弟们说要给他举行一个隆重的丧礼,庄子拒绝了,说:“我以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联璧,以群星为玑珠,以万物为馈赠。”境界到了这一步,他就富裕得不得了。
就像我和愿炯法师一起去过的邛崃平乐古镇、李家大院、天下第一圃,那里的山川很秀美,森林覆盖很好。如果你想把那个环境搬到成都来,变成私有财产,再多的钱也搬不动。如果你不去想搬它,还天下于天下,还自然于自然,几十块钱住一晚,一样地享受那个环境。就算在那里买一院房子,也不过一万块钱,你就可以无穷无尽地享受,也不用去买那些树、那些山。你不花钱,那些都是你的,“有万不同之谓富”嘛。
所以,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真正地认识这个“富”字。真正的富,在于观念的转变。观念一变,穷人可以变成富人,富人可以变成穷人。昨天,一个朋友来说,成都的一些房地产老板,被现在涌进来的外地资金冲击得很厉害,自己几个亿,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和我们相比,几个亿的确富得不得了;但和李嘉诚一比,就算不上什么了;再和比尔·盖茨比呢?所以怎样使自己的观念转一转,使自己得真富,而不是假富。现在讲究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是随心而变的,有可能在成都拥有几十万资金的人,比香港几个亿的人过得幸福。愿炯法师是深有感触的,成都人几百块钱一个月,比香港人几万块钱一个月都过得幸福,这也是一种富。当然,不能一味地去攀比,香港的创业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没有香港的创造精神,怎么能把中国的GDP拉得动呢?所以还是要向香港学习。成都的这种休闲还是需要,但是也不能躺在这里不做事。
让道心不受损伤
“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这里的“执德之谓纪”,我们可以借用《中庸》的话来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率性就是执德。我们的身心性命是什么力量统起来的?是眼耳鼻舌、五脏六腑的功用,是仁义礼智信的功用。是什么力量统起来而不乱?就是“纪”。什么纪?纲纪、法纪。这个纪,有一种力量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就像一根绳子,把我们的生命现象、精神现象,包括我们的德性串起来,统起来,也就是西方人说的无形之手,使我们的道德不失不散。这个“纪”当然也叫道纪,它把我们拴住,使我们不去胡作非为。如果我们失去了这个道纪,就容易到监狱里玩,或是把命丢了。我们不要看不起一般的老百姓,所谓匹夫匹妇,认为他们没有德。错,他们有德。他们遵纪守法,不胡作非为,这就是有德。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还是由这些社会上的基本细胞创造出来的。只不过,他们是基本细胞,行政领袖是大脑细胞,各自的分工不一样而已。
如果自然界失“纪”,自然界就乱套了;社会现象失“纪”,社会也就乱套了。这个“纪”作为君主来讲,当然得牢牢地“执德”方能成纪。若失于德,纪则荡然无存,江山社稷也就拱手送人了。
5
11 ratings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真正的贫富,在于观念的转变
“爱人利物之谓仁”,我们想一下,在日常动静之中,我们是否有爱心、喜舍之心、奉献之心?是否做到了爱人、利物?一生的工作,是索取还是在奉献?是利己还是利人?真正的道人、仁人,他肯定是爱人利物、奉献利人,不打小算盘的,所以这就称之为仁。
“不同同之之谓大”,这又是一个境界。天下万物、诸色人等有种种差别,是不同的,我们能不能够同?我们经常说,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什么是大同?宇宙万事万物,没有一个是绝对相同的,双胞胎还可以找出不同的地方。古希腊的哲学家说:“天下找不出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为什么叫大?就是能够包容一切差别性,包容一切矛盾性。不能包容,则不能称之为大。所以是是非非、利害得失、成败毁誉,我们要把这些一肚子装了,才能够称之为大。为什么道能够容纳一切?是因为善善恶恶、是是非非,它都可以一肚子装了。我们如果也能够把这些一肚子装了,我们的心量才能够称之为大。如果“是此非彼”,我们就不能真正的圆满。
“行不崖异之谓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装神弄鬼,行为诡异,搞些搬运法,说些惊世骇俗的话,超出常道,这样他的路就很窄,因为吃鬼饭的人毕竟很少。这个宽是什么呢?就是“和光同尘”。我们在生活中要能够和光同尘,能够与环境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借用一个术语叫“变色龙”,走到哪里,环境是什么颜色,我就是什么颜色;环境是什么声音,我就是什么声音;绝不会与环境发生冲突,绝不会与环境产生离异,这就称之为宽。这个宽确实了不得,这也是修养带来的一种境界、一种胸怀。
“有万不同之谓富”,什么不同呢?就是什么都能拥有。各种各样的差别我都能拥有,是是非非我能拥有,成败得失我也能拥有。像我坐监狱的时候,心里还很骄傲:我还坐过监狱,你们很多人还没有尝过这个味道。怎么理解这个富?有精神的富、有物质的富、有道德的富;笼而统之样样都有,当然就是大富。道是最富有的,它哪样不拥有?所以庄子临死的时候,他的徒弟们说要给他举行一个隆重的丧礼,庄子拒绝了,说:“我以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联璧,以群星为玑珠,以万物为馈赠。”境界到了这一步,他就富裕得不得了。
就像我和愿炯法师一起去过的邛崃平乐古镇、李家大院、天下第一圃,那里的山川很秀美,森林覆盖很好。如果你想把那个环境搬到成都来,变成私有财产,再多的钱也搬不动。如果你不去想搬它,还天下于天下,还自然于自然,几十块钱住一晚,一样地享受那个环境。就算在那里买一院房子,也不过一万块钱,你就可以无穷无尽地享受,也不用去买那些树、那些山。你不花钱,那些都是你的,“有万不同之谓富”嘛。
所以,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真正地认识这个“富”字。真正的富,在于观念的转变。观念一变,穷人可以变成富人,富人可以变成穷人。昨天,一个朋友来说,成都的一些房地产老板,被现在涌进来的外地资金冲击得很厉害,自己几个亿,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和我们相比,几个亿的确富得不得了;但和李嘉诚一比,就算不上什么了;再和比尔·盖茨比呢?所以怎样使自己的观念转一转,使自己得真富,而不是假富。现在讲究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是随心而变的,有可能在成都拥有几十万资金的人,比香港几个亿的人过得幸福。愿炯法师是深有感触的,成都人几百块钱一个月,比香港人几万块钱一个月都过得幸福,这也是一种富。当然,不能一味地去攀比,香港的创业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没有香港的创造精神,怎么能把中国的GDP拉得动呢?所以还是要向香港学习。成都的这种休闲还是需要,但是也不能躺在这里不做事。
让道心不受损伤
“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这里的“执德之谓纪”,我们可以借用《中庸》的话来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率性就是执德。我们的身心性命是什么力量统起来的?是眼耳鼻舌、五脏六腑的功用,是仁义礼智信的功用。是什么力量统起来而不乱?就是“纪”。什么纪?纲纪、法纪。这个纪,有一种力量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就像一根绳子,把我们的生命现象、精神现象,包括我们的德性串起来,统起来,也就是西方人说的无形之手,使我们的道德不失不散。这个“纪”当然也叫道纪,它把我们拴住,使我们不去胡作非为。如果我们失去了这个道纪,就容易到监狱里玩,或是把命丢了。我们不要看不起一般的老百姓,所谓匹夫匹妇,认为他们没有德。错,他们有德。他们遵纪守法,不胡作非为,这就是有德。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还是由这些社会上的基本细胞创造出来的。只不过,他们是基本细胞,行政领袖是大脑细胞,各自的分工不一样而已。
如果自然界失“纪”,自然界就乱套了;社会现象失“纪”,社会也就乱套了。这个“纪”作为君主来讲,当然得牢牢地“执德”方能成纪。若失于德,纪则荡然无存,江山社稷也就拱手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