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

《天地》第六讲(3)君子谋道不谋食


Listen Late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君子谋道不谋食

“怊(chāo)乎若婴儿之失其母也,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一个道人,唯一忧虑的就是,像婴儿失去自己的母亲一样失去道。不论是惆怅也好,茫然也好,他都以道为重,而不是以社会上的得失是非为重。

所以“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大家每天都在吃饭,皇上是日食三餐,夜宿七尺;老百姓也是日食三餐,夜宿七尺。所以说成都人很幸福,一月挣一万块钱的和挣一千块钱的,幸福指数相差不大。为什么呢?你就是吃山珍海味,你又能吃多少?你在小馆子一样也能消费得很舒服。怎样使自己“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达到一种“任性自为”的境界?达到禅宗里讲的“逍遥任运”?不要管这些来来去去的,只要一个人活在世上不死,都会有衣禄的。叫花子都有一碗馊稀饭嘛,现在餐厅的东西不好,他还不吃,乞丐都有选择性了,有的乞丐比我的钱多得多。

升官发财都要讲究一个“因缘”,这个“因缘”确实是“不知其所自来”。我们说“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命运就是我们选择的结果。我们每天都在面临选择,把我们一百年的选择连成一条线,就是自己的命运。但是,你为什么选此舍彼?就在于价值观和因缘的不同。你连你自己的念头起伏都不知道,下一步想什么都不知道,都不能做主,那么明天你的因缘你能够预知吗?“早知三天事,富贵几千年”,如果你知道股票的行情是怎么涨跌的,你早就成亿万富翁了,对不对?你不可能知道外边因缘的来去。我们说过去的都是必然的,未来的都是偶然的。明天的事情很多都是偶然的,说不定哪一股发了,你就发了,或者你就出事了。所以“吉凶悔吝”,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在一种既必然又偶然的状态之中。

另外,“财用有余”,还是不知道“其所自来”啊!这句话一样藏着另外一句话在里面,“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当然,真正有道的人,有德的人,他根本不为财用、衣禄而操心,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嘛。如果我们每天还在为吃饭操心,还在为挣钱操心,那么自己在道上就没有上路,很累。特别是新建的公司还没走上路时,很累,很累!真正的大公司,上了路的,老板只是看报表就行了,只是安排人事,开拓市场就是了,他没有雅兴为钱操心。

真正的德人,已超然于常人建功立业的因位之外,用佛教的话说,他已经在果位上了。首先,他的思虑超然了,是非美恶超然了。另外,他对财富的认识也和常人不一样,他是“四海之内共给”。一个公司,法人、总裁是你,公司一运转起来,你要给国家上税,要养那么多工人,还要和社会其他的企业形成网络,如果是天下只此一家企业,就必然垮台了。所以一个企业,必然是社会性的,为社会服务的,这样才能生存,才能发展。这个本身就是共利、共给,我们要把这一层看透、看破。所以这个“德人之容”,是有指标的。

 

土星环上那个小蓝点

苑风听了这些很满意,他还是不断地向上问。问了“圣治”,又问“德人”,还要问“神人”。“曰:‘上神乘光,与形灭亡,此谓照旷。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万物复情,此之谓混冥。’”

“上神乘光”,我们都知道“乘光”,在宗教学里、在修为里,大家都对“光”很感兴趣。打坐的人,眼睛闭上见到光了,见到大光明了,好兴奋!修密宗的人,要修“明点”,虹化也是乘一道光而去,那是好高的功夫!“上神乘光”就是一种纯精神的状态。用佛教“三界学说”来说,我们都是“欲界众生”,比“欲界众生”高明一层的就是“色界众生”,再高明一层的就是“无色界众生”,那么这个“上神乘光”就应该是无色界了,一种纯精神状态。

所以真正的神人,没有形迹可见,无论行住坐卧,都不能见他的形迹,哪怕他的形迹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视之不能见。为什么呢?他像凡人一样,我们不知道他的“乘光”所在,他“与形灭亡”。所以高明的人,他和光同尘,我们是看不到他的高明的。有的时候,我们发出一些惊叹,哎呀,这个人好高明,实际上这个人已经不太高明了。哎呀,这个人好厉害,他已经不厉害了。高明的人,别人都要防范你,狗仔队天天围着你,你也就麻烦了。所以“此谓照旷”,“照”就是照料,“旷”就是无边无际,借用临济大师的话就是“真照无边”!

另外,还“致命尽情”。“穷理尽性,以致于命”,这是《易经》里的一句话,就是对自己的命、对他人、对社会、对天地万物的情和命都了如指掌。为什么了如指掌?因为大道如斯嘛!万物的这种性情和命运,看穿了实际很简单。我经常说人有三个命:一个是自然之命,就是生老病死。你活一百岁也是死,两三个月夭折也是死,自然之命谁也回避不了,就是生死两个字。一个是社会之命,就是富贵穷达、是非得失,要么富贵、要么穷贱、要么是非。还有一个是精神生命,就是喜怒哀乐。我们的命不外乎就是这几个字,这几个字就把我们的命圈死了。成住坏空、阴阳往还,说穿了就是“致命尽情”这几个字。当然,命呢,很简单,说穿了也就那么几个字。而情呢,就很丰富。整个人类社会,你说是命演变的,还是情演变的呢?佛教称为“五浊恶世”,正是因为“五浊恶世”,自地球诞生以来,无穷无尽的悲喜剧都在地球上演。小的恩怨情仇,是非官司;大的战争瘟疫,天灾人祸,麻烦至极。

这里我推荐一张美国航天器拍的土星照片,土星环上有一个小小的蓝点,就是我们的地球。我们在地球上看土星,就是一个针尖大小;在土星上看地球,可能比针尖还小得多。为什么呢?土星的大小是地球的七百多倍,只不过地球离太阳要近一点,可能看起来要亮一点。但就是这么一个亮点,居然居住了几十亿人,从金字塔到现在的原子弹,还有宇宙飞船,这样那样的热闹。在太空之中,在无始的时空之中,再来反省我们的什么命啊性啊,就会觉得一点味都没有了。平常的种种雄心壮志、万丈豪情,在沉寂的宇宙之中,都没有多大蹦跳的劲头。但是我们该做的事还是要做,并不是因此我们就消沉,大家买包耗子药走了算了,不是这个意思。关键是我们要“致命尽情”,要知道万事万物的来由。用佛教的话说,要得“一切智,一切智智”,就是开大智慧,什么都能明白,什么都能了解;同时又知道明白中仍有永恒的不明白在其中。有了这么一个不二的感觉,你才能够真正地致命尽情。不然的话,我们这一辈子也就白忙了。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By 万万读书

  • 5
  • 5
  • 5
  • 5
  • 5

5

1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