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

《天地》第六讲(4)顺眼法、顺耳法、顺心法


Listen Late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顺眼法、顺耳法、顺心法

“天地乐而万事销亡,万物复情,此之谓混冥”。就是说,我们要与天地同乐,又不受万事万物的拘系、牵累。人为事忙,鸟为食忙,我们得乐了吗?当然有很多人喜欢干事,乐于干事,这是好事。但很多人在事中是烦恼的,一干事他就累。用这些年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累字,当男人累,当女人也累;当老板累,当老板娘更累;当领导累,当白领也累——没有一个不累的。特别是在香港这些地方,更累,生活节奏快,竞争又强,稍有闪失就会破产。所以形势逼人,人不得不累。但是一个真正的道人,他就可以把人类这种忙忙碌碌的事情看破了,放下了,他与天地同乐,走到哪里都很安详、很自在。

什么叫“万物复情”?就是不干涉万物,来个不干涉主义;万物该怎么发展就让它怎么发展,该怎么变化就让它怎么变化;让万物与自己一同返璞归真,大家都融会在社会、自然演化的八卦炉之中,不要去管那么多。

“此谓混冥”,“混”就是我们吃胡辣汤、吃混糖锅盔,把很多东西混在一起吃。“冥”就是不清楚。“混冥”就是不要那么清楚,不要那么明白。我们自己混冥一些,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心头不去想,我常说要练顺眼法、顺耳法、顺心法。如果我们真正使心地混冥,那就很高明,才能在是非之中,在清醒之中转过身来。

我时常讲赵州老和尚的“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经常有些老和尚说他不在明白里,不在明白里就叫混冥。为什么要处于混冥状态?前面说了那么多,“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嘛!你藏了“是非美恶”,思虑过多,你就没法“混冥”。我们要通过思虑的练达,返归于无思无虑;在无思无虑之后,又回归“混冥”,这是精神的不断提高。当然,我们心的功用神妙无穷,但我们又很难把握这个神妙无穷的功用。为什么呢?我们都在思虑“是非美恶”之中,耗费了我们的这个“神妙”,我们往往都是被这些不相干的是非烦恼,把我们的神妙耗费了。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是非烦恼料理好,心用在该用之处,事做在该做之处,那么心的神妙就出来了。如果我们能处于混冥状态,处于无思无虑的状态,那么我们的神明就达到了最佳状态。

《金刚经》里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讲的不是与庄子同一个道理吗?这个“无所住”的心,就是“混冥”,也是“神妙”。

这一节,通过谆芒和苑风这两位,先谈圣治,再谈德人,又谈神人,从社会性、自然性到精神性,展示了几重境界。我经常说,儒家侧重社会性,道家侧重自然性,佛家侧重精神性,各有侧重点。从这里看,庄子确实了不起。

 

有病才有药,有乱才有治

“门无鬼与赤张满稽观于武王之师。赤张满稽曰:‘不及有虞氏乎!故离此患也。’门无鬼曰:‘天下均治而有虞氏治之耶?其乱而后治之与?’赤张满稽曰:‘天下均治之为愿,而何计以有虞氏为!有虞氏之药疡也,秃而施髢(dí),病而求医。孝子操药以修慈父,其色燋(qiáo)然,圣人羞之。’”

这里又是一则故事。

门无鬼这个名字怪怪的,庄子笔下的这些人物确实很好玩。门无鬼就是心里无鬼。赤张满稽,就是一个长着大红脸的人,但红得很滑稽有趣,我们能用卡通把这两位的形象刻画出来吗?

这里说,门无鬼与赤张满稽一起,观看周武王东伐殷纣王的誓师之军,周武王会八百诸侯于孟津,讨伐殷纣王,当然是堂堂之师、堂堂之阵,非常了不起。但是,赤张满稽就说闲话了。“满稽”,就是满嘴都是调皮话。他说:“不及有虞氏乎!故离此患也。”“离”就是罹难的罹。说周武王比舜帝(有虞氏)差得太远了,才有天下苍生遭难啊!

门无鬼听了他的话,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天下均治而有虞氏治之耶?其乱而后治之与?”他问,天下是因为伟大的尧舜去治理才得到太平,还是因为天下大乱才去治理的呢?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天下确实是治出来的吗?是因乱而治,还是因治而治的呢?

赤张满稽就说,“天下均治之为愿,而何计以有虞氏为!有虞氏之药疡也,秃而施髢,病而求医。孝子操药以修慈父,其色燋然,圣人羞之。”这些话就说得很调皮,天下太平,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这是普天下老百姓的愿望,何需有虞氏去治理呢?有虞氏又怎么可能把天下治理好呢?

我们知道,人只有得了病才吃药;同样,社会得病了,圣人才会施药。所以说有虞氏是在给别人治脑袋长的疮而已。“秃而施髢”,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战国初期还是了不得,为什么呢?“秃而施髢”就是脑袋上没有头发,变成秃子了,只好戴假发。这说明那个时候的美容技术还可以,已经有假发了。欧洲到了中世纪才有假发,为了贵族的仪态庄严。后来不仅是贵族,妇女们也是盛行假发。现在的化妆术、美容术也多,总之是使一个人更美丽,更漂亮。但是这些都是“药疡也”,“秃而施髢”“病而求医”,这些都是落二落三了。你不是秃子你就不会戴假发,你没有得病就不会求医。

再说孝子,为自己的父亲煎药、喂药,侍候自己的父亲,累得死去活来,劳累过度,脸色“燋然”,憔悴不堪,圣人还要去羞辱他。为什么要羞辱他?因为你没有把父亲料理好,照顾好他就不会得病了。他得病了,你又没有找到好的医生,长期治不好。孝子都累得面色燋然了,那肯定父亲之病也是长期的了。总之因为你的种种不是,你老爸的病一直好不起来,所以圣人羞之。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By 万万读书

  • 5
  • 5
  • 5
  • 5
  • 5

5

1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