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

《天地》第七讲(2)使人迷失天性的五个方面


Listen Late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当皇子也不容易

“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跖与曾史,行义有间矣,然其失性均也。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困惾(zōng)中颡(sǎng);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而杨墨乃始离跂自以为得,非吾所谓得也。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则鸠鸮(xiāo)之在于笼也,亦可以为得矣。且夫趣舍声色以柴其内,皮弁(biàn)鹬(yù)冠搢(jìn)笏(hù)绅修以约其外,内支盈于柴栅,外重纆(mò)缴(zhuó),睆(huǎn)睆(huǎn)然在纆缴之中而自以为得,则是罪人交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古代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好木头,特别是当年成都发现的一些船棺,大概有十多具,不论哪一个船棺,都是清一色的楠木。那些楠木的口径少则一米,多则一米五,现在哪里还有这么大的树呢?把树锯下来,选中间一丈二或一丈五,最端正的部分剖成两半,把里面掏空,再把那些贵族的尸体放进去,然后埋下去。过了几千年,被搞修建的挖出来发现了,却成为文物部门的一大收获。当然,楠木是珍贵的一种木材,樟木、檀木也是很好的木材。我们看到古代有很多木雕的生活用具,不仅仅把它当作吃饭、盛酒的用具,同样还要把它们“青黄而文之”啊!要雕刻得很精美,要涂漆,有些还要贴金,做得很漂亮。有用的木,就做成器具;没用的,像刨花、木屑还有一些枝丫,就丢在山沟中。

这里有了一个比较。丢在山沟中的那些废料,当然是没用的,可能长些蘑菇,也可能成了一堆朽木,腐朽了。但那些作为“牺尊”,作为庙堂上供贵族享用的木材,当然就很珍贵了。如果现在我们有一个周代黄杨木雕的酒杯,或者一个饭钵钵,拿到文物市场可能要价值连城。木头不像金属那么容易保存,如果保存比较完好,拿到博物馆、文物市场可能还更值钱。所以“美恶有间”,做成工艺品的,它当然很美;烂在山沟里的朽木,当然就不值一提了。

但是“其于失性一也”。不管是做成了牺尊,还是成为了朽木,它都丧失了活泼泼的生命,失去了它在山林里的风光,这是平等的,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上帝生人也好,大道生人也好,阴阳生人也好,都会面对“失性”的问题。有的人生在皇宫里,有的人生在山沟里。生在皇宫里还是“失性”,你以为当皇子就那么容易呀!还不是三岁就读四书五经,每天师父还拿起篾条考你的功课。生在山沟里,为了三顿饭,三岁就要去割猪草,帮助父母忙碌,一样的“失性”。有的人为官,有的人为财,有的人为名,不管如何,都是“失性一也”呀!

下边又讲,“跖与曾史,行义有间矣,然其失性均也”。盗跖是春秋时期一个杀人越货的黑社会老大;曾参、史鱼都是非常有名的贤士。曾参是孔夫子优秀的徒弟,也算是半个圣人了,是贤人中的佼佼者。史鱼是卫国的一个贤大夫,非常了不起,死前曾经劝卫灵公把奸臣给贬了,重用贤臣蘧伯玉,但卫灵公没有听他的话。当然曾参、史鱼是非常优秀的人中之杰,盗跖是人中的渣滓、社会渣滓。尽管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同,但都在大道之中失去了天性,迷失了方向。失去天性,离道就远了。

 

使人迷失天性的五个方面

所以“且夫失性有五”,在哪五个方面失去了天性呢?“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青黄赤白黑,每天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就会“使目不明”。我们看到一些优秀的艺术品,头都昏了。上次我看到愿炯法师的徒弟花几百万买块石头,确实很漂亮。他家里的那些奇石,有的矿石是晶体的,结构简直是鬼斧神工;有的石头还在生长;有些石头相当漂亮;有些天生是怪石,确实很精美。但是,看了以后心里就发慌,价值几百万呀!有钱人天天去瞅这些,看哪个便宜就买回去赚钱。喜欢书法的就天天去买字,特别是有些干部不方便收钱,收些字画比较安全,当然要选名家的字画,所以“五色乱目”。当然,五色也包括一切艺术品。我到卡拉OK厅,灯光一转起来,马上就要晕倒,只有逃之夭夭,不敢去。

“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我们在这里学习,楼上装修一闹,你的耳朵还聪不聪呢?《道德经》里说“致虚极,守静笃”,“虚”是对眼睛而言,“静”是对耳朵而言。耳要得静,眼要得虚,才能为我们服务。如果遇到“五色乱”“五声乱”,我们的眼睛肯定就不明,耳朵肯定就不聪。当然这个“五声”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语言内容。是是非非的话,你耳朵聋不聋?阿谀奉承的语言,你耳朵聋不聋?利害得失的话,你耳朵聋不聋?诸如此类的。

还有“五臭薰鼻,困惾(zōng)中颡(sǎng)”。“五臭”,有很多香臭的东西薰鼻,久入鲍鱼之肆不觉其臭,久入芝兰之圃不觉其香。你在一个地方待久了,鼻子的感觉就没有那么灵敏了。所以“五臭薰鼻,困惾(zōng)中颡”,到时候脑门都不管用了。

“五味浊口,使口厉爽”。天天麻辣烫吃着,吃其他的也就没有感觉了。所以,愿炯法师不喜欢吃味精。味精吃多了,吃其他的食物,的确就没有滋味。记得“文化大革0命”的时候,我还在十二中上学,口袋里有二角钱,就去九眼桥吃碗馄饨。店家放了点味精,嗨,从没有吃过那么鲜美的汤,简直比鸡汤还鲜美。当时家里穷,没吃过味精,那是第一次吃味精。现在饮食味精放得都比较重,特别是成都的餐饮,都是味精、鸡精弄出来的,为了顺应四川人的重口味。你到广东去,那里的餐馆就根本不放味精,如果放了味精,基本上就没人吃,总觉得不舒服,因为怕把这舌头腐蚀了。

“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眼耳鼻舌心,第五个就是“趣舍滑心”。“趣”,应该是取,我们每天都有取舍在心里边滚过来、滚过去,我们的心性沸沸扬扬,张皇不安,像天上的风筝一样,东飘西飘,不知自己该怎么样,心性不能抱元守一。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禅说庄子|冯学成以禅解庄By 万万读书

  • 5
  • 5
  • 5
  • 5
  • 5

5

1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