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意者其有机械而不得已邪?”是不是有一个巨大的机关在把持着天地万物的运行,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在掌控呢?我们想一想,春夏秋冬的变化,日月星辰的运行,生老病死,形形色色、无穷无尽的现象,到底是谁在控制这个机关?“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天地的运转,万物的运化,千百万年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没有静止过。为什么这种运行不能刹车?既没有人踩刹车,也刹不住这个车,“不能自止”呀。我们的新陈代谢、生老病死,若要“刹车”,能“刹”得住吗?心里的念头来来去去,我们想刹车、想入定,能行吗?不行。“其运转而不能自止”,“不能自止”就是运动的绝对性。这个“绝对性”,我们怎么来对待它?后面有一系列的说法。但至少现在来说,我们都不能“自止”。怎样使自己在“不能自止”的这种必然之中,得自由、得自在?庄子在后面会陆续为我们演绎。
体会宇宙的脉动
庄子接着问:“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雨是因云而出现的,雨落地后经蒸腾作用又变为云,这个操作者是谁?《易经》乾卦讲“云行雨施,品物流行”,非洲大草原如果干旱了,只要下点雨,一两天时间就会马上绿油油的,草籽只要见了水,马上就发芽生长,牛羊很快就赶过来了。如果没有雨,整个自然界就是一片萧条,一片焦枯,所以“孰隆施是?”谁在掌控这一切?
“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劝”,就是勉励,这里作“兴奋”讲,没有事情搞点游戏,使自己愉快愉快,兴奋一点。是不是大自然自己在那里搞点愉快、愉悦的事?大家都知道楚襄王巫山之梦、云雨之事,是不是老天爷自己,大道自己在那里玩,并且玩得很兴奋?“劝是”,就是春夏秋冬,云行雨施,“淫乐而劝是”,没有事情时,自娱自乐。一会儿让大自然欣欣向荣,春天一来就有桃花、李花、油菜花,成都的春天,天气很好,大家去郊游,都很舒服。“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一会儿呢,北方沙尘暴来了,日子不好过了,或者是秋天,带着肃杀之气来了。当然,这些都是“居无事淫乐而劝是”。
“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上彷徨,孰嘘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敢问何故?”风起北方,我们都有感觉;南风吹、东风吹,我们感觉不很明显;北风一吹,大家就很敏感,寒潮到了,要加衣服,医院挂号的人多了,输液的人也多了,所以是“风起北方”。北风一来,可能向东,也可能向西,有时又上下彷徨,风向不定,有时还来台风。东南西北风,到底是哪个在“呼吸”?是天地在那里呼吸?“嘘吸”,就是乾坤的一种呼吸状况。“孰居无事而披拂是?”是谁在那里无事找事?月亮上为什么没有这些事?一片荒地,又没有空气,当然就没有云、雨、风;火星上好像有点空气,有点尘埃云,但没有雨,地球上真的很好玩呀!
“敢问何故?”这是什么原因呢?前面提了一系列天地之间的现象,从天运、地处、日月运行到云行雨施,到如同呼吸往来的风,把地球上的生气、生机点出来,让大家去思考。平常在油盐柴米酱醋茶之中,我们是否体会到这种天地间的脉动?我们是否能感觉到自己身心的这种脉动?所以庄子在这里就提出“敢问何故?”到底什么原因呢?
“巫咸祒(tiáo)曰:‘来!吾语女。天有六极五常,帝王顺之则治,逆之则凶。九洛之事,治成德备,监(鉴)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谓上皇。’”这位“巫咸”名祒,是商代第十任国王太戊(wù)的宰相。太戊在他的辅佐下治国有方,后被尊为“中宗”。中宗在位七十五年,中兴商朝,曾受到周公的赞叹。说到“巫”,古代是巫、史不分,巫、医不分,巫往往有文化,是当时文化的代言人,拿现在的话来说,就好像是部落里的“大活佛”。
巫咸说:我来告诉你,天有六极——东南西北上下,五常——金木水火土,就是这“六极五常”才引起了前面所说的种种变化。“帝王顺之则治,逆之则凶”,作为统治天下的帝王、人类的领袖,就要顺天承运,顺应了天道的运行,天下就“治”;如果忽略天道的运行,就会“凶”。
“九洛之事,治成德备,监(鉴)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谓上皇”,“九洛”可以讲为九州聚落,泛指当时华夏文化覆盖之地。又有人说“九”就是“洪范·九畴”,我在讲《洪范·九畴》时,讲了“貌、言、视、听、思”,以后有机会把“洪范·九畴”通讲一遍。“洛”,就是《易经》所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洛书”,也是治理天下的秘笈。所以,“九畴”和“洛书”这样的治国方略是“治成德备”。按照这种方略来搞,我们的治理就会“得治”,一个人的修养、修行就会完备。而且还可以“监(鉴)照下土”——像太阳、月亮一样高高在上,把芸芸众生关照无余,施泽雨露和光明,施泽恩惠。这样,天下芸芸众生就会拥之、戴之、歌之、颂之。“此谓上皇”,这个“上皇”,可以称为上帝或大道。这里的“上帝”不是西方所说的上帝,庄子学说里,“帝”就是“大道”。
这里摆了一点悬念,因为巫咸回答的问题较简单,还没有切中要害。庄子是层层推进的,天地是怎样运行的?到底是谁在主宰万物的运行变化?巫咸这几句话未必能让大家听明白。所以下面话题一转,进入另一个公案。
5
11 ratings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意者其有机械而不得已邪?”是不是有一个巨大的机关在把持着天地万物的运行,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在掌控呢?我们想一想,春夏秋冬的变化,日月星辰的运行,生老病死,形形色色、无穷无尽的现象,到底是谁在控制这个机关?“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天地的运转,万物的运化,千百万年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没有静止过。为什么这种运行不能刹车?既没有人踩刹车,也刹不住这个车,“不能自止”呀。我们的新陈代谢、生老病死,若要“刹车”,能“刹”得住吗?心里的念头来来去去,我们想刹车、想入定,能行吗?不行。“其运转而不能自止”,“不能自止”就是运动的绝对性。这个“绝对性”,我们怎么来对待它?后面有一系列的说法。但至少现在来说,我们都不能“自止”。怎样使自己在“不能自止”的这种必然之中,得自由、得自在?庄子在后面会陆续为我们演绎。
体会宇宙的脉动
庄子接着问:“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雨是因云而出现的,雨落地后经蒸腾作用又变为云,这个操作者是谁?《易经》乾卦讲“云行雨施,品物流行”,非洲大草原如果干旱了,只要下点雨,一两天时间就会马上绿油油的,草籽只要见了水,马上就发芽生长,牛羊很快就赶过来了。如果没有雨,整个自然界就是一片萧条,一片焦枯,所以“孰隆施是?”谁在掌控这一切?
“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劝”,就是勉励,这里作“兴奋”讲,没有事情搞点游戏,使自己愉快愉快,兴奋一点。是不是大自然自己在那里搞点愉快、愉悦的事?大家都知道楚襄王巫山之梦、云雨之事,是不是老天爷自己,大道自己在那里玩,并且玩得很兴奋?“劝是”,就是春夏秋冬,云行雨施,“淫乐而劝是”,没有事情时,自娱自乐。一会儿让大自然欣欣向荣,春天一来就有桃花、李花、油菜花,成都的春天,天气很好,大家去郊游,都很舒服。“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一会儿呢,北方沙尘暴来了,日子不好过了,或者是秋天,带着肃杀之气来了。当然,这些都是“居无事淫乐而劝是”。
“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上彷徨,孰嘘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敢问何故?”风起北方,我们都有感觉;南风吹、东风吹,我们感觉不很明显;北风一吹,大家就很敏感,寒潮到了,要加衣服,医院挂号的人多了,输液的人也多了,所以是“风起北方”。北风一来,可能向东,也可能向西,有时又上下彷徨,风向不定,有时还来台风。东南西北风,到底是哪个在“呼吸”?是天地在那里呼吸?“嘘吸”,就是乾坤的一种呼吸状况。“孰居无事而披拂是?”是谁在那里无事找事?月亮上为什么没有这些事?一片荒地,又没有空气,当然就没有云、雨、风;火星上好像有点空气,有点尘埃云,但没有雨,地球上真的很好玩呀!
“敢问何故?”这是什么原因呢?前面提了一系列天地之间的现象,从天运、地处、日月运行到云行雨施,到如同呼吸往来的风,把地球上的生气、生机点出来,让大家去思考。平常在油盐柴米酱醋茶之中,我们是否体会到这种天地间的脉动?我们是否能感觉到自己身心的这种脉动?所以庄子在这里就提出“敢问何故?”到底什么原因呢?
“巫咸祒(tiáo)曰:‘来!吾语女。天有六极五常,帝王顺之则治,逆之则凶。九洛之事,治成德备,监(鉴)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谓上皇。’”这位“巫咸”名祒,是商代第十任国王太戊(wù)的宰相。太戊在他的辅佐下治国有方,后被尊为“中宗”。中宗在位七十五年,中兴商朝,曾受到周公的赞叹。说到“巫”,古代是巫、史不分,巫、医不分,巫往往有文化,是当时文化的代言人,拿现在的话来说,就好像是部落里的“大活佛”。
巫咸说:我来告诉你,天有六极——东南西北上下,五常——金木水火土,就是这“六极五常”才引起了前面所说的种种变化。“帝王顺之则治,逆之则凶”,作为统治天下的帝王、人类的领袖,就要顺天承运,顺应了天道的运行,天下就“治”;如果忽略天道的运行,就会“凶”。
“九洛之事,治成德备,监(鉴)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谓上皇”,“九洛”可以讲为九州聚落,泛指当时华夏文化覆盖之地。又有人说“九”就是“洪范·九畴”,我在讲《洪范·九畴》时,讲了“貌、言、视、听、思”,以后有机会把“洪范·九畴”通讲一遍。“洛”,就是《易经》所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洛书”,也是治理天下的秘笈。所以,“九畴”和“洛书”这样的治国方略是“治成德备”。按照这种方略来搞,我们的治理就会“得治”,一个人的修养、修行就会完备。而且还可以“监(鉴)照下土”——像太阳、月亮一样高高在上,把芸芸众生关照无余,施泽雨露和光明,施泽恩惠。这样,天下芸芸众生就会拥之、戴之、歌之、颂之。“此谓上皇”,这个“上皇”,可以称为上帝或大道。这里的“上帝”不是西方所说的上帝,庄子学说里,“帝”就是“大道”。
这里摆了一点悬念,因为巫咸回答的问题较简单,还没有切中要害。庄子是层层推进的,天地是怎样运行的?到底是谁在主宰万物的运行变化?巫咸这几句话未必能让大家听明白。所以下面话题一转,进入另一个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