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2018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是“规律作息 健康睡眠”。规律的作息,这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应当受到重视。不过,在当今社会保持正常的人体昼夜节律好像并不容易:加班、煲剧、游戏……熬夜的理由数不胜数,尤其在大城市,这样的情况更为多见。有调查显示,约90.7%的大学生存在各种睡眠问题,其中熬夜最为常见,极少数学生在22点前入睡,近50%的学生在24点后才入睡。
那么,人一天睡多久、怎么睡才健康?
暨南大学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潘集阳说:“我们的睡眠与褪黑素的分泌和人体的核心体温有关。一般而言,晚上7点人体体温达到最高,然后开始下降,9点褪黑素开始分泌,10点半肠蠕动抑制,换句话说,从褪黑素分泌到肠蠕动抑制这一段时间就是要开始入眠的时间。”他指出,一般而言,人们的正常睡眠时间是7个半小时,最低不低于6个半小时,但也有例外,只要觉得睡够了、精力充沛即可。
此外,潘集阳表示,光线对睡眠的影响很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屏所发出的蓝光会抑制人体褪黑素的分泌,扰乱睡眠,加之浏览内容的趣味性,更使人难以入眠。故而,睡前玩手机、平板电脑等并不是好选择。
“有很多人习惯睡前泡澡消除疲劳,目前社会上也有很多睡前泡澡、泡脚助眠的说法。实际上,睡眠好的人泡澡可能会是一种放松。但睡前泡澡会使人体体温升高,对于失眠的人来说,睡前泡澡很可能会起反作用。”潘集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