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然空间

透过症状看懂身体|中医治疗过程中的三打白骨精


Listen Later

有些朋友会发现,中医治疗时,想治失眠,却突然胃痛;艾灸后,肌瘤反而变大……这些“反常识”的情况,是不是让你又困惑又焦虑?

本期节目,我们不说枯燥的理论,只聊大家关心的真相:
1) 为什么西医快速止痛,中医却执着于“寻根”?
2) 春末秋初老毛病反复,竟是身体在借季节转换“排毒”?
3) 过敏不是猫毛、花粉的错,而是身体内部出问题?
4) 戒烟后的剧烈咳嗽,竟是身体在“清理肺毒”?

我们也尝试拆解那些治疗中,大家最纠结的问题:
1) 为什么有些病越治“症状越多”?
2) 这是排病反应还是治坏了?
3) 中医没有固定疗程,那么医生和患者的信任到底有多重要?
4) 当家人催着你手术,如何分辨是“爱”还是“焦虑绑架”?

疗愈从来不是单向的“消灭病痛”,而是一场身体与灵魂的同行。当你读懂身体的信号,甚至会发现:
病症或许是特殊的礼物,它让你停下脚步,重新连接身体、反思生活,在疗愈中完成自我成长。

如果你也经历过“越治越懵”的排病反应,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疗愈故事、排病困惑,愿我们都找到自己的身心平衡之道。

请注意:我们绝非倡导大家不顾身体实际状况,盲目固守某一种治疗方式。而是学会抛开“非此即彼”的观念,不盲目迷信,也不轻易否定,而是以自身感受为标尺,理性选择最适合当下的调理方式。

本期知识摘要:
1. 中西医差异:西医重快速控制症状,出于人道主义先减轻患者疼痛;中医则通过望闻问切寻根溯源,强调整体观念,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2. 病症与身体的关系:病症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提醒人们关注自身,且春秋季节因阴阳转换,身体能量不足时易发病,此时也是揪出病根的时机。

3. 中医治疗特点——
1) 排病反应:中医治疗过程出现的反应,如拉肚子、呕吐、发汗等,虽有不适但排完可能更舒服,需结合精神状态判断是顺症还是逆症。
2) 疗程不定:疗程受病程、患者健康预期、与医生配合度等影响,且治疗可能出现症状反复或新症状,是病气排出或触及其他病灶的表现。
3) 医患信任:患者对中医大夫的信任和及时沟通很重要,治疗过程中出现困惑应及时反馈,避免因恐惧中断治疗。

出品:巨有文化
剪辑:尹佳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舒然空间By 巨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