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吐谷浑是徒河鲜卑慕容氏的支庶。当西晋前期, 鲜卑慕容氏还放牧在西拉木伦河流域时,民族大移动时代开始了,慕容氏的正支由慕容廆带领,开始向辽水东西移动,后来称之为徒河鲜卑,曾在中原地区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北燕几个政权。慕容氏的支庶即慕容廆的庶兄慕容吐谷浑,大概在西晋武帝太康六年(公元285年)稍后,带领了他的部落一千七百户,也从西拉木伦出发,沿着阴山山脉西行,经鄂尔多斯草原,碰到西晋末年永嘉乱离(公元3 07-31 2年),很容易地度过陇坂,一度把他们的帐幕安置在枹罕(今甘肃临夏)、西平(今青海西宁市) 带。他们在迁徒的过程中,接受了不少奴人1,到达枹罕以后,又和这一地区的羌人杂居,逐渐形成一个部落结合。到了吐谷浑的孙子叶延时代,就采用他祖父吐谷浑这个名字,来作为这一部落结合的名称。
这一部落结合到达枹罕以后,他们的游牧地区,“自枹罕以东千余里暨甘松(今甘肃迭部东,白龙江北),西至河南,南界昴城(今四川阿坝)、龙涸(今四川松潘)。自洮水西南,极白兰(今青海布尔汗布达山),数千里中,逐水草,庐帐居”(《宋书·鲜卑吐谷浑传》)。可是吐谷浑人实际居住枹罕、西平、甘松等地并没有多久,在前凉张骏时,前凉已于枸罕置河州,并于西平置西平郡,又于甘松置甘松护军。十六国后期西秦乞伏氏曾以枹罕为都城,并于甘松置甘松郡。南凉秃发氏又曾以西平乐都为都城。 可见吐谷浑人久已放弃这些地方了。在吐谷浑汗乌纥堤统部期间(公元400-405年),吐谷浑人为西秦主乞伏乾归所败,乌纥堤投奔南凉,几乎亡国。乌纥堤兄子树洛干(公元405-417年) 率所部数千家逃奔至莫贺川(今青海同德巴沟),遂建帐于莫贺川,“自称大都督、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吐谷浑王。化行所部,众底乐业,号为戊寅可汗,沙、瀰杂种莫不归附”(《晋书·吐谷浑传》)。“沙”指“沙州”,“瀰”指“西瀰山”(即今甘肃碌曲南之西倾山)。沙州“有黄沙,南北一百二十里,东西七十里,不生草木,沙州因此为号”(《宋书·鲜卑吐谷浑传》)。这个沙漠,就是今天青海贵南县茫拉沟一带的沙漠。乞伏乾归和乞伏炽磐妒忌吐谷浑的强盛,屡次出兵袭击,掠夺吐谷浑的牲畜,树洛干被迫退保白兰,发病而死。树洛干弟阿豺继位为汗(公元417-424年),吐谷浑的势力还是继续发展,“阿豺兼并氐、羌,地方数千里,号为强国”(《北史·吐谷浑传》)。东晋末年,谯纵割据巴蜀,阿豺的兵力向南推进,取得龙涸(今四川松潘),所以《宋书》说吐谷浑“南界龙涸”。刘裕消灭了谯纵,阿豺的南境已和南朝邻接,阿豺遣使通好南朝。阿豺死,弟慕瓒统部(公元425-436年),宋文帝于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封慕瓒为陇西公。到元嘉九年,进爵为陇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