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

突厥可汗的权谋与汉族人民的抗争史


Listen Later

本期播客深入探讨突厥汗国的刑法与权力结构,揭示了其残酷的法律背后隐藏的人道悲剧。被征服的部落不仅面临屠杀和奴役,突厥族人民初犯特权也遭残酷制裁。我们还将回顾突厥可汗与北周之间复杂的关系,分析突厥如何利用中原分裂的局面,以及汉族人民如何奋起抵抗,甚至通过火焚烧突厥工程工具,历史的转折就在这一刻。

突厥的“刑法:反叛、杀人及奸人之妇、盗马绊者,皆死;奸人女者,即以其女妻之;斗伤人者,随轻重输物;盗马及杂物者,各十余倍征之”(《周书·突厥传》)。突厥汗国“家法残忍”(《隋书·突厥传》),被征服部落的人民如果起而反抗,不是被屠杀, 便是被役使为奴隶。突厥族人民如果触犯统治者的特权,也要遭到“为奴为婢”(突厥文《阙特勤碑》)的惩罚。
突厥族社会的氏族残余是很严重的,在姻关系上,还保存着“父兄叔伯死者,子弟及侄等妻其后母、世叔母及嫂”(《周书· 突厥传》)这一风俗习惯。在王权的氏族传统中,兄弟轮替继承汗位的这一习惯,也还作为合法的存在。这在东突厥和西突厥汗位的继承上,可以获得确切的证实。
突厥自木杆可汗起,“其国富强”,“弯弓数十万,别处于代(代郡,此指大同市)、阴(阴山,此指大青山),南向以临周、齐,二国莫之能抗,争请盟好”(《北史·突厥传》),“以为外援”(《周书·突厥传》)。由于突厥汗和西魏相宇文泰通好较早,因此北周在宇文护当权时争取与突厥联军进攻北齐的行动,能够实现。 保定三年(公元563年),突厥木杆可汗集结了精骑十万,会合北周大将杨忠(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所率的骑兵一万,进攻北齐的重镇晋阳。保定五年,木杆可汗又把女儿嫁给北周武帝做皇后。木杆可汗死,弟他钵可汗继位。北周既与突厥和亲,每年送给突厥纳絮、锦彩十万段,突厥也经常以名马馈赠北周,每次有马万匹之多。“突厥在京师(长安)者,又待以优礼,衣锦食肉者,常以千数。 齐人惧其寇掠,亦倾府藏以给之”(《周书·突厥传》)。隋文帝后来在声讨突厥的诏文中也说:“往者周、齐抗衡,分割诸夏,突厥之虏,俱通二国。周人东虑,恐齐好之深;齐人西虞,惧周交之厚1。 各谓虏意轻重,国遂安危。非徒并有大敌之忧,思减一边之防。 竭生民之力,供其往来,倾府库之财,弃于沙漠。”(《北史·突厥传》)这样就使突厥可汗更加骄横,他钵可汗甚至对他的臣下说: “但使我在南两个儿孝顺,何忧无物邪。”(《周书·突厥传》)
北周灭了北齐,统一了中原,北齐的宗室范阳王高绍义(北齐文宣帝高洋子)从马邑.城(今山西朔州)逃奔到突厥可汗那里去。他钵可汗为了利用中原分裂的局面,陵轹汉族人民,勒索财物,自然是不喜欢中原重新统一的。于是立高绍义为齐帝,收容北齐的残余势力,并于公元578年(北周宣帝宣政元年)和高绍义联军入侵幽州(治蓟,今北京市西南)。这年冬天,他钵可汗还出兵围攻酒泉。当地的军民奋勇抵抗,他们点燃玉门的石脂(石油原油),焚烧突厥的攻城工具(撞车之类,大都是木制的),突厥才被迫退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利用石油击败敌人2。
他钵可汗病死,他钵可汗兄乙息记可汗之子摄图立,称沙钵略可汗。沙钵略可汗请与北周和亲,静帝大象二年(公元580 年),北周以赵王宇文招(武帝弟)女千金公主嫁与沙钵略可汗为可贺敦(可汗妻),沙钵略可汗也把高绍义送往北周,表示亲善。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魏晋南北朝史By 妙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