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死亡不能终止亲情,写作也不能替代哀悼,但它们能为人类情感提供一个暂时的栖息地。它们让我们得以再次回望——不仅是父亲,也是我们自身。”
本期节目分享的是作家宁不远的新作《写父亲》。这本书是在作者父亲去世之后,依据个人的真实生活进行的书写。宁不远说:“写作成为我处理哀伤、理解死亡的重要途径。”
《写父亲》不仅记录了一个家庭面对失去父亲的哀伤,还深入分析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复杂情感纽带和相互影响,以及个人如何通过写作来处理哀伤和理解死亡。
欢迎各位朋友就《写父亲》或者相关话题在留言区互动!
【本期时间轴】
00:15为什么对《写父亲》这本书感兴趣?
评价和特点分析
02:46《写父亲》追思父亲,以悼亡作为主题
03:27文体:为什么“虚构能比非虚构抵达更多真实”
07:16文本结构:值得借鉴的双线叙事
11:58“曼拉”与“文美”:自我表达的形式
17:23结尾处理的力量和余味
印象深刻的情节与片段
19:35《写父亲》里的父亲形象
22:59《写父亲》里的母亲形象
27:52“父母爱情”
31:25与父母沟通的艰难
34:39金钱观、消费观引发的分歧
39:10香肠背后的“残忍”
42:43传统与现代死亡形式差异
44:50重大生活变故中,人思绪和关注点的游离
49:30没有了父母故乡只是“出生地”
一些探讨
52:14文学作品中的作者自我表达:读者与作者的贴合度决定读者对书的认可度,这是优点还是缺点?
01:00:35父亲的“面目模糊”
01:07:29结束语
【本期提及】
书籍:
《米莲分》(宁不远)
《我在北京送快递》(胡安焉)
电影:
《晒后假日》([苏格兰] 夏洛特·威尔斯)
播客:
《不合时宜》“我们不断给死亡赋予意义,但人是无法真正理解死亡的”
【BGM】
《欠父亲的话》- 赵雷
《Oh Daddy》 (2004 Remaster) - Fleetwood Mac
By 青禾与青禾“死亡不能终止亲情,写作也不能替代哀悼,但它们能为人类情感提供一个暂时的栖息地。它们让我们得以再次回望——不仅是父亲,也是我们自身。”
本期节目分享的是作家宁不远的新作《写父亲》。这本书是在作者父亲去世之后,依据个人的真实生活进行的书写。宁不远说:“写作成为我处理哀伤、理解死亡的重要途径。”
《写父亲》不仅记录了一个家庭面对失去父亲的哀伤,还深入分析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复杂情感纽带和相互影响,以及个人如何通过写作来处理哀伤和理解死亡。
欢迎各位朋友就《写父亲》或者相关话题在留言区互动!
【本期时间轴】
00:15为什么对《写父亲》这本书感兴趣?
评价和特点分析
02:46《写父亲》追思父亲,以悼亡作为主题
03:27文体:为什么“虚构能比非虚构抵达更多真实”
07:16文本结构:值得借鉴的双线叙事
11:58“曼拉”与“文美”:自我表达的形式
17:23结尾处理的力量和余味
印象深刻的情节与片段
19:35《写父亲》里的父亲形象
22:59《写父亲》里的母亲形象
27:52“父母爱情”
31:25与父母沟通的艰难
34:39金钱观、消费观引发的分歧
39:10香肠背后的“残忍”
42:43传统与现代死亡形式差异
44:50重大生活变故中,人思绪和关注点的游离
49:30没有了父母故乡只是“出生地”
一些探讨
52:14文学作品中的作者自我表达:读者与作者的贴合度决定读者对书的认可度,这是优点还是缺点?
01:00:35父亲的“面目模糊”
01:07:29结束语
【本期提及】
书籍:
《米莲分》(宁不远)
《我在北京送快递》(胡安焉)
电影:
《晒后假日》([苏格兰] 夏洛特·威尔斯)
播客:
《不合时宜》“我们不断给死亡赋予意义,但人是无法真正理解死亡的”
【BGM】
《欠父亲的话》- 赵雷
《Oh Daddy》 (2004 Remaster) - Fleetwood 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