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期话题】
工业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栏目介绍】
在《产业观察》这档专栏里,我们会为你厘清不同产业的历史沿革,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底层的规律。虽然当下变化迭起,但是所有新风口都有迹可循,不同产业的发展其实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本期嘉宾】
张赛,翼菲科技创始人兼CEO。
颜黔杭,峰瑞资本副总裁。
【内容索引】
00:49 这期我们主要请翼菲创始人张赛分享:随着中国工业机器人在产销两端都变成全球第一,中国国产机器人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以及哪些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家工业机器人企业,翼菲如何看待具身智能,为什么选择进入具身智能赛道?
03:25 距离张赛上一次来分享已经有两年时间,如何形容翼菲这两年的变化?
07:09 对一家成立十多年的企业来说,什么是始终不变的?
08:07 为什么张赛选择用“清华机甲大男孩”来形容自己?
11:07 或许很多人觉得工业机器人离自己生活很远,但其实我们每天吃穿住用行的背后,都有工业机器人的影子。那些我们“看不见”的自动化,如何悄悄改变我们的日常?
15:15 翼菲公司的大厅里摆放着一辆伤痕累累的小车。能回忆一下,当年团队开着那辆小车,最早切入的是什么行业?为什么选这个行业?
19:52 十几年来,你有遇到不愿意接受机器人的客户吗?找客户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个让你至今难忘的“硬仗”?
25:26 不同行业的工艺差异巨大,翼菲是怎么来快速理解并适配这些“非标”场景的?
30:37 拿下大客户,其实需要很强的销售能力。你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给创业者们?
34:53 关于做销售,听起来是个创始人被逼着做e人的过程。在今年翼菲科技年会上,你宣布翼菲进军具身智能赛道。作为一家深耕工业自动化的公司,你们为什么选择此时切入?看到了哪些别人没看到的机会?
42:43 和一些从学术侧或者从模型侧切入的具身智能公司相比,翼菲的优势在哪?
45:04 你对具身智能在工业场景的落地时间有预期吗?
47:41 这几年“出海”特别热,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现在工业机器人企业也开始出海。你是什么时候下决心要带翼菲“走出去”的?这个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在中国“卷”不动了?
52:21 跟着大客户出海,可能相对容易一点,因为前期有信任基础。自建新渠道、开拓新客户,要难一些。让海外客户接受并认可中国机器人品牌,是不是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55:19 出海过程中,机器人不是卖出去就完了,售后跟不上,口碑可能就会下滑。你们在本地化服务上,是怎么做的?
【相关文章】
张赛口述13年机器人创业史:“四大家族”兴衰、死磕到底、布局具身智能与出海
【本期相关】
【往期链接】
Vol.52 产业观察8|中国工业机器人崛起背后:与张赛聊行业现状与技术展望
Vol.102 产业观察15|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选择吗:与张巍聊具身智能之双足机器人
Vol.106 产业观察16|大模型的想象与泡沫,机器人的“不可能三角”与未来:与连文昭聊具身智能之上肢
Vol.109 产业观察17|投资人如何看待这波人形机器人热潮:与刘鹏琦、颜黔杭聊具身智能之技术与商业
Vol.179 产业观察32|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必经之路:泡沫、挑战与长期价值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By 李翔李翔4.3
3232 ratings
【本期话题】
工业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栏目介绍】
在《产业观察》这档专栏里,我们会为你厘清不同产业的历史沿革,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底层的规律。虽然当下变化迭起,但是所有新风口都有迹可循,不同产业的发展其实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本期嘉宾】
张赛,翼菲科技创始人兼CEO。
颜黔杭,峰瑞资本副总裁。
【内容索引】
00:49 这期我们主要请翼菲创始人张赛分享:随着中国工业机器人在产销两端都变成全球第一,中国国产机器人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以及哪些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家工业机器人企业,翼菲如何看待具身智能,为什么选择进入具身智能赛道?
03:25 距离张赛上一次来分享已经有两年时间,如何形容翼菲这两年的变化?
07:09 对一家成立十多年的企业来说,什么是始终不变的?
08:07 为什么张赛选择用“清华机甲大男孩”来形容自己?
11:07 或许很多人觉得工业机器人离自己生活很远,但其实我们每天吃穿住用行的背后,都有工业机器人的影子。那些我们“看不见”的自动化,如何悄悄改变我们的日常?
15:15 翼菲公司的大厅里摆放着一辆伤痕累累的小车。能回忆一下,当年团队开着那辆小车,最早切入的是什么行业?为什么选这个行业?
19:52 十几年来,你有遇到不愿意接受机器人的客户吗?找客户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个让你至今难忘的“硬仗”?
25:26 不同行业的工艺差异巨大,翼菲是怎么来快速理解并适配这些“非标”场景的?
30:37 拿下大客户,其实需要很强的销售能力。你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给创业者们?
34:53 关于做销售,听起来是个创始人被逼着做e人的过程。在今年翼菲科技年会上,你宣布翼菲进军具身智能赛道。作为一家深耕工业自动化的公司,你们为什么选择此时切入?看到了哪些别人没看到的机会?
42:43 和一些从学术侧或者从模型侧切入的具身智能公司相比,翼菲的优势在哪?
45:04 你对具身智能在工业场景的落地时间有预期吗?
47:41 这几年“出海”特别热,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现在工业机器人企业也开始出海。你是什么时候下决心要带翼菲“走出去”的?这个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在中国“卷”不动了?
52:21 跟着大客户出海,可能相对容易一点,因为前期有信任基础。自建新渠道、开拓新客户,要难一些。让海外客户接受并认可中国机器人品牌,是不是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55:19 出海过程中,机器人不是卖出去就完了,售后跟不上,口碑可能就会下滑。你们在本地化服务上,是怎么做的?
【相关文章】
张赛口述13年机器人创业史:“四大家族”兴衰、死磕到底、布局具身智能与出海
【本期相关】
【往期链接】
Vol.52 产业观察8|中国工业机器人崛起背后:与张赛聊行业现状与技术展望
Vol.102 产业观察15|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选择吗:与张巍聊具身智能之双足机器人
Vol.106 产业观察16|大模型的想象与泡沫,机器人的“不可能三角”与未来:与连文昭聊具身智能之上肢
Vol.109 产业观察17|投资人如何看待这波人形机器人热潮:与刘鹏琦、颜黔杭聊具身智能之技术与商业
Vol.179 产业观察32|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必经之路:泡沫、挑战与长期价值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22 Listeners

116 Listeners

327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187 Listeners

285 Listeners

368 Listeners

314 Listeners

13 Listeners

52 Listeners

8 Listeners

18 Listeners

4 Listeners

3 Listeners

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