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期嘉宾】
戴雨森,真格基金管理合伙人。前聚美联合创始人
【高能事物】
戴雨森从聚美到真格的创业和投资经历。
【本期相关】
本期节目是我们和奔驰V级MPV以及小宇宙深度合作的播客企划“同行之路,洞见天地”。共有三期节目。
之前一期节目是我们和小宇宙CEO Kyth的对谈,后续我们还会对谈Nothing的CEO裴宇。
作为一款高端豪华MPV,奔驰V级MPV主打“同级最大空间”与“全能豪华体验”。本次所有的节目录制都在奔驰V级MPV中完成,我们和嘉宾的行程也将由它保驾护航。
欢迎你和高能量一起,与奔驰V级MPV于行车之路间,洞见天地。
【内容索引】
02:27 2017年7月决定从自己参与创办的公司离开,为什么没有选择继续创业,而是去加入真格做投资?
09:41 最开始我们拿徐小平老师的18万美金融资回来创业,我们其实是做了一个游戏中的广告系统;后来我们很快发现这个商业模式不成立,才选择卖化妆品去救公司
10:50 你完整经历了一个公司的发展过程,你觉得这对你评估创始人和创业公司有什么帮助?
12:17 经验会限制你对一件事情的判断,知识本身它可能会带来某种束缚,太懂之后看过去基本上看到的都会是缺点
17:37 “今天创业最好做让巨头看到比较下头的事情”
18:58 转型做投资人我觉得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觉得很多东西都很新鲜,什么都想投;第二个阶段是觉得早期团队都有问题,什么都不想投;第三个阶段我觉得现在我在提高自己对人和对事情的品味,在提高标准的同时要敢于相信年轻人和创新的东西
21:12 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就是每期基金到第二年、第三年的时候,我们当时觉得最好的项目往往都不是最后那个真的让我们赚大钱的项目
25:43 我在真格投的第一个创始人叫罗子雄,当时他在创业做的是VR的工具;后面VR又经历了好几次的浪潮,为了给公司赚点钱续命他做了一款游戏,这款游戏叫做《猛兽派对》,当时在Steam愿望单排行榜上仅次于《艾尔登法环》
30:30 真格今年在莫干山开了两天的务虚复盘会,我们认为一定要投引领者,就是投没有他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件事的人;很多人都会高估了风口里面能承载的大公司的规模,其实很多时候一个风口最后可能成的就是一两家公司;甚至有的时候一家公司都没有成,是个假风口
32:32 很多原来名校、大厂出身的背景光鲜的人,实际上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准备:在极端缺乏资源、极端不确定,且竞争压力非常大,同时可能还失去了原本的社会地位与高收入的情况下再去创业;所以有一度我觉得创业变成了像滑雪、潜水一样的人生打卡清单活动
36:50 可能所有风险投资人都知道,巨大的机会一定是在一个反共识的领域里出现的,而且这类机会一定不是风口;但实际上,很多投资人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投向一些有高度共识的领域、机会和项目,这个原因是什么?
39:40 共享经济非常火,但是除了共享自行车和共享充电宝,就没有什么其他项目跑出来了
41:38 真格内部不分领域,所有人都能看AI;合伙人不能只做判断,创始人和分析师都要自己去找项目;我们的投资都是基于人的角度去投的,我们不断地尝试回答这个问题:当下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人是什么样的、他们在做什么事情
44:38 真格的“投人”逻辑work吗?会不会比较难建立一套相对理性的框架来判断一个项目?
55:23 好的泡沫,即使泡沫破灭了它也会留下很多基础设施,它具有正的外部性;坏的泡沫,它让大多数人都认为未来会和现在一样,所以资产被炒高之后买单的都是普通人
01:05:42 在iPhone出现之前,投移动互联网其实很难:在iPhone之前投移动互联网,可能只能赚到UC浏览器被并购的钱;在那之前没有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所以如果当时就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未来,是对的,但可能早了几年
01:08:38 你们有什么方法能不断创造机会,让大家有机会见到那些未来可能成为优秀公司创始人的人吗?比如说,要尽可能创造机会去见到像早期的黄峥、早期的张一鸣、早期的李想这样的人
01:13:51 你和真格非常积极地拥抱了这一轮的AI浪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得出判断,这一轮的AI浪潮会是革命性的?
01:20:35 ChatGPT发布之后,从你注意到它、开始学习跟人聊,到你开第一枪中间经历了多久?
01:21:55 真格内部协作频繁,以Manus项目为例:虽然Manus是刘元投资的项目,但张涛是我介绍加入Manus的,季逸超是Anna介绍的;Manus的推特和领英账号私信有一个月都是Anna在回,给KOL的邮件也是刘元写的;另外我还在美国跟张涛一起做了好几个meetup
01:26:04 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针对Manus的负面评价和言论,一部分是事实上是真是假,一部分是理念上是对是错;理念是对是错,那可能要时间去检验,在思考了Cloud code对Cursor的冲击之后我们内部会认为:模型输出的东西和用户要的东西差别越大,壳的价值就越高
01:30:51 从Monica到Manus,肖弘也是我们“投人”哲学的典型案例
01:32:13 你们投资了包括光年之外和月之暗面这样的做模型的公司,当时的判断是什么?一直有声音会认为,因为做大模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很可能机会属于大公司,以及也不适合早期投资机构去投,你会怎么想?
01:44:53 有时候我会想,就我们今天观察到的情况来看,AI到底是会让大家走投无路、越来越卷,还是会创造出更多新的机会?
01:46:37 新一批创业者,跟你和陈欧那时的创业者,会表现出什么不同吗?
01:55:06 今天AI领域的创业者基本是和全球最顶级的创业者在一起竞争,你觉得跟硅谷的创业者相比,中国的创业者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02:01:34 这两年的创业活动是处于活跃状态吗?就是跟最巅峰时期相比,它大概是怎样的水平?
02:04:25 LP关心比较多的问题是什么?
02:07:05 你开始做投资以来,别人给你的最好的建议和最坏的建议分别是什么?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By 李翔李翔4.3
3232 ratings
【本期嘉宾】
戴雨森,真格基金管理合伙人。前聚美联合创始人
【高能事物】
戴雨森从聚美到真格的创业和投资经历。
【本期相关】
本期节目是我们和奔驰V级MPV以及小宇宙深度合作的播客企划“同行之路,洞见天地”。共有三期节目。
之前一期节目是我们和小宇宙CEO Kyth的对谈,后续我们还会对谈Nothing的CEO裴宇。
作为一款高端豪华MPV,奔驰V级MPV主打“同级最大空间”与“全能豪华体验”。本次所有的节目录制都在奔驰V级MPV中完成,我们和嘉宾的行程也将由它保驾护航。
欢迎你和高能量一起,与奔驰V级MPV于行车之路间,洞见天地。
【内容索引】
02:27 2017年7月决定从自己参与创办的公司离开,为什么没有选择继续创业,而是去加入真格做投资?
09:41 最开始我们拿徐小平老师的18万美金融资回来创业,我们其实是做了一个游戏中的广告系统;后来我们很快发现这个商业模式不成立,才选择卖化妆品去救公司
10:50 你完整经历了一个公司的发展过程,你觉得这对你评估创始人和创业公司有什么帮助?
12:17 经验会限制你对一件事情的判断,知识本身它可能会带来某种束缚,太懂之后看过去基本上看到的都会是缺点
17:37 “今天创业最好做让巨头看到比较下头的事情”
18:58 转型做投资人我觉得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觉得很多东西都很新鲜,什么都想投;第二个阶段是觉得早期团队都有问题,什么都不想投;第三个阶段我觉得现在我在提高自己对人和对事情的品味,在提高标准的同时要敢于相信年轻人和创新的东西
21:12 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就是每期基金到第二年、第三年的时候,我们当时觉得最好的项目往往都不是最后那个真的让我们赚大钱的项目
25:43 我在真格投的第一个创始人叫罗子雄,当时他在创业做的是VR的工具;后面VR又经历了好几次的浪潮,为了给公司赚点钱续命他做了一款游戏,这款游戏叫做《猛兽派对》,当时在Steam愿望单排行榜上仅次于《艾尔登法环》
30:30 真格今年在莫干山开了两天的务虚复盘会,我们认为一定要投引领者,就是投没有他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件事的人;很多人都会高估了风口里面能承载的大公司的规模,其实很多时候一个风口最后可能成的就是一两家公司;甚至有的时候一家公司都没有成,是个假风口
32:32 很多原来名校、大厂出身的背景光鲜的人,实际上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准备:在极端缺乏资源、极端不确定,且竞争压力非常大,同时可能还失去了原本的社会地位与高收入的情况下再去创业;所以有一度我觉得创业变成了像滑雪、潜水一样的人生打卡清单活动
36:50 可能所有风险投资人都知道,巨大的机会一定是在一个反共识的领域里出现的,而且这类机会一定不是风口;但实际上,很多投资人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投向一些有高度共识的领域、机会和项目,这个原因是什么?
39:40 共享经济非常火,但是除了共享自行车和共享充电宝,就没有什么其他项目跑出来了
41:38 真格内部不分领域,所有人都能看AI;合伙人不能只做判断,创始人和分析师都要自己去找项目;我们的投资都是基于人的角度去投的,我们不断地尝试回答这个问题:当下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人是什么样的、他们在做什么事情
44:38 真格的“投人”逻辑work吗?会不会比较难建立一套相对理性的框架来判断一个项目?
55:23 好的泡沫,即使泡沫破灭了它也会留下很多基础设施,它具有正的外部性;坏的泡沫,它让大多数人都认为未来会和现在一样,所以资产被炒高之后买单的都是普通人
01:05:42 在iPhone出现之前,投移动互联网其实很难:在iPhone之前投移动互联网,可能只能赚到UC浏览器被并购的钱;在那之前没有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所以如果当时就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未来,是对的,但可能早了几年
01:08:38 你们有什么方法能不断创造机会,让大家有机会见到那些未来可能成为优秀公司创始人的人吗?比如说,要尽可能创造机会去见到像早期的黄峥、早期的张一鸣、早期的李想这样的人
01:13:51 你和真格非常积极地拥抱了这一轮的AI浪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得出判断,这一轮的AI浪潮会是革命性的?
01:20:35 ChatGPT发布之后,从你注意到它、开始学习跟人聊,到你开第一枪中间经历了多久?
01:21:55 真格内部协作频繁,以Manus项目为例:虽然Manus是刘元投资的项目,但张涛是我介绍加入Manus的,季逸超是Anna介绍的;Manus的推特和领英账号私信有一个月都是Anna在回,给KOL的邮件也是刘元写的;另外我还在美国跟张涛一起做了好几个meetup
01:26:04 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针对Manus的负面评价和言论,一部分是事实上是真是假,一部分是理念上是对是错;理念是对是错,那可能要时间去检验,在思考了Cloud code对Cursor的冲击之后我们内部会认为:模型输出的东西和用户要的东西差别越大,壳的价值就越高
01:30:51 从Monica到Manus,肖弘也是我们“投人”哲学的典型案例
01:32:13 你们投资了包括光年之外和月之暗面这样的做模型的公司,当时的判断是什么?一直有声音会认为,因为做大模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很可能机会属于大公司,以及也不适合早期投资机构去投,你会怎么想?
01:44:53 有时候我会想,就我们今天观察到的情况来看,AI到底是会让大家走投无路、越来越卷,还是会创造出更多新的机会?
01:46:37 新一批创业者,跟你和陈欧那时的创业者,会表现出什么不同吗?
01:55:06 今天AI领域的创业者基本是和全球最顶级的创业者在一起竞争,你觉得跟硅谷的创业者相比,中国的创业者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02:01:34 这两年的创业活动是处于活跃状态吗?就是跟最巅峰时期相比,它大概是怎样的水平?
02:04:25 LP关心比较多的问题是什么?
02:07:05 你开始做投资以来,别人给你的最好的建议和最坏的建议分别是什么?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23 Listeners

116 Listeners

323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186 Listeners

285 Listeners

368 Listeners

314 Listeners

13 Listeners

52 Listeners

8 Listeners

18 Listeners

4 Listeners

3 Listeners

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