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再养一回

Vol.22 ​对话高中心理老师:看见孩子、看见自己——家长最应补上的一课​


Listen Later

在高焦虑、高压力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心理问题频发,但许多家长尚未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往往不在孩子,而在家长自身的情绪处理和未完成的人生课题。本期播客,我们邀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高中心理老师,坦诚探讨:

  • 为什么说“家长发病,孩子吃药”?​​ —— 当父母将自己的价值感、未实现的期望或情绪压力无意识地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便可能成为家庭情绪的“承接者”,甚至出现自伤等极端行为。
  • ​“看见孩子是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或实现梦想的工具。他们是有独立感受、自尊和边界的个体。​尊重和平等是健康亲子关系的基石。
  • 心理老师的无力与坚守​ —— 直面心理老师工作中面临的无力感与情感消耗,以及他们如何寻找自己的“出口”,并依然坚信教育中每一个“被看见”的瞬间都拥有滞后却深远的价值​。

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心理健康的讨论,更是一次对家庭教育本质的深刻反思。我们呼吁:爱的前提是看见,教育的起点是尊重。​推荐每一位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关心下一代的人收听。​

00:31 开场白,自我介绍,为什么会选择当高中心理老师?

02:57 现在的高中心理课都教什么、怎么教?

06:02 什么样的孩子会去找心理老师咨询?主动找老师,还是班主任推荐过去的?

07:10 学校的一对一心理辅导,对孩子的帮助大吗?

10:48 心理辅导成功帮助孩子走出困境的关键点是什么?

11:39 目前孩子寻求心理老师帮助时,普遍面临的困扰是什么?

16:09 学校的心理老师,是否也会给家长做心理辅导呢?

18:07 在高中开展心理辅导工作,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27:18 学生在学校接受心理辅导,谈话内容真的能被保密吗?

29:48 网上看到的中学生心理疾病情况,是真的普遍存在还是在散播焦虑?

31:41 心理辅导老师最希望家长知道的是什么?

35:52 长期接收别人的心理垃圾,心理辅导老师是如何排解的?

虾虾的播客:“讲都讲了”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71f7322641757d914489132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把自己再养一回By 苇凌Con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