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期是关于青少年犯罪这个话题的探讨。
最近的邯郸初中生被害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小真和范不舟对这个事件也有各自的思考和视角。由于第一次录制这么沉重的对谈,小真作为曾经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可能在情绪的影响下表达有些凌乱,所以在这里简单梳理一下我们的观点:
1,法律的作用在于惩罚,而非教化,“错”和“恶”不是一个量级,“犯错”和“恶行”是两码事,“纠正”和“惩罚”应分别用在适用的场景下,以此,我们赞同让作恶的未成年人负与他的行为相应的刑事责任;
2,邪恶会塑造自我,警惕行为的心理后效!一个小的恶行能诱发恶行升级,施害者会逐渐对自己的攻击对象去人性化,他们会在态度上自洽,逐渐经历道德分离,霸凌的尽头一定是戕害;
3,即使面对所谓的“天生犯罪人”,都不应忽视教育的力量,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好互相支持和补充,防微杜渐,让行为有偏差的青少年能及时得到帮助和教化,让那些不构成犯罪的恶意行为及时受到约束。
以上是我们在本期内容中阐述的几个主要个人观点,如果你有其他视角和观点,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期是关于青少年犯罪这个话题的探讨。
最近的邯郸初中生被害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小真和范不舟对这个事件也有各自的思考和视角。由于第一次录制这么沉重的对谈,小真作为曾经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可能在情绪的影响下表达有些凌乱,所以在这里简单梳理一下我们的观点:
1,法律的作用在于惩罚,而非教化,“错”和“恶”不是一个量级,“犯错”和“恶行”是两码事,“纠正”和“惩罚”应分别用在适用的场景下,以此,我们赞同让作恶的未成年人负与他的行为相应的刑事责任;
2,邪恶会塑造自我,警惕行为的心理后效!一个小的恶行能诱发恶行升级,施害者会逐渐对自己的攻击对象去人性化,他们会在态度上自洽,逐渐经历道德分离,霸凌的尽头一定是戕害;
3,即使面对所谓的“天生犯罪人”,都不应忽视教育的力量,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好互相支持和补充,防微杜渐,让行为有偏差的青少年能及时得到帮助和教化,让那些不构成犯罪的恶意行为及时受到约束。
以上是我们在本期内容中阐述的几个主要个人观点,如果你有其他视角和观点,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