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刘大夏(1436-1516),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湖南华容)人,是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清廉正直、体恤民情著称。他于天顺八年(1464年)中进士,历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右都御史、兵部尚书等职,长期掌管军政要务。
刘大夏为官务实,注重民生,主张节用爱民、整顿军备。在治理黄河、运河等重大水利工程中贡献卓著,有效缓解了水患。他坚决反对无谓的边疆征伐和海外远航耗费国力,据传曾主动藏匿郑和下西洋档案,以阻止劳民伤财的航海活动(此说存争议)。他整顿边防,加强武备,提升军队战斗力。
在兵部尚书任上,他革除积弊,严惩贪腐,选贤任能,深受士民敬重。晚年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致仕归乡,后平反复职。刘大夏与王恕、马文升并称“弘治三贤”,是“弘治中兴”的重要功臣。
By Oldplusnew刘大夏(1436-1516),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湖南华容)人,是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清廉正直、体恤民情著称。他于天顺八年(1464年)中进士,历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右都御史、兵部尚书等职,长期掌管军政要务。
刘大夏为官务实,注重民生,主张节用爱民、整顿军备。在治理黄河、运河等重大水利工程中贡献卓著,有效缓解了水患。他坚决反对无谓的边疆征伐和海外远航耗费国力,据传曾主动藏匿郑和下西洋档案,以阻止劳民伤财的航海活动(此说存争议)。他整顿边防,加强武备,提升军队战斗力。
在兵部尚书任上,他革除积弊,严惩贪腐,选贤任能,深受士民敬重。晚年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致仕归乡,后平反复职。刘大夏与王恕、马文升并称“弘治三贤”,是“弘治中兴”的重要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