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杨廷和(1459-1529),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人,是明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内阁首辅。他自幼聪慧,十二岁中举,十九岁中进士,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官至华盖殿大学士,长期执掌内阁。在正德年间,武宗荒嬉无度,杨廷和主持朝政,竭力维持国家运转,裁抑宦官权势,表现出卓越的治国能力。
武宗猝死后无嗣,杨廷和以《皇明祖训》为据,迎立兴献王之子朱厚熜(即嘉靖帝),并主持朝局,推行“正德遗诏”改革,清除武宗弊政,释放冤囚,裁汰冗官,朝野称颂,史称“嘉靖新政之初政”。
后因“大礼议”之争,坚持礼法反对嘉靖帝追尊生父为皇考,触怒皇帝,被迫致仕。归乡后仍遭削籍,卒于家中。隆庆初年平反,追赠太保,谥“文忠”。
By Oldplusnew杨廷和(1459-1529),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人,是明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内阁首辅。他自幼聪慧,十二岁中举,十九岁中进士,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官至华盖殿大学士,长期执掌内阁。在正德年间,武宗荒嬉无度,杨廷和主持朝政,竭力维持国家运转,裁抑宦官权势,表现出卓越的治国能力。
武宗猝死后无嗣,杨廷和以《皇明祖训》为据,迎立兴献王之子朱厚熜(即嘉靖帝),并主持朝局,推行“正德遗诏”改革,清除武宗弊政,释放冤囚,裁汰冗官,朝野称颂,史称“嘉靖新政之初政”。
后因“大礼议”之争,坚持礼法反对嘉靖帝追尊生父为皇考,触怒皇帝,被迫致仕。归乡后仍遭削籍,卒于家中。隆庆初年平反,追赠太保,谥“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