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漪效应

Vol.9 “娜拉”出走,然后开始漫游


Listen Later

渴望上路,几乎是人类永恒的、本能般的梦。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0.1%。

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因为它是“最劳顿,最麻烦……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做朋友。”旅行让人跳出所处的人际网络,重新思考“己”与“群”的关系。

这期在长假录制的节目,我们请来三位女性嘉宾:非虚构作家胡卉,公益人陈竹沁,以及“57岁阿姨自驾游全国”的主人公苏敏,聊聊自己有关旅行的经验。

三位嘉宾里,有人在独自的旅行中看到了最圆的落日,有人在旅途中决定与爱人分开,有人将出门跋涉视作一场漫长的“透气”,独自上路,又在所到之处寻找新的联结。

“出走”对于女性而言,常在思想史与文学史上和“自觉”“独立”等词相连,而现实中,当女性以某种形式暂时地离开生活轨道,也往往怀揣着独属于女性的动因、承受更多来自家庭的拉扯和顾虑。但正是这一次次选择出走,一次次对惯性的叛逃,让她们成为她们。

与此同时,旅游的产业化和社交媒体的流行,正让旅行与物质更深度的勾连,被建构为浸染着消费主义的中产幻景。目的地、机酒、餐厅,甚至入镜的穿搭、妆容……当一切都可以被展演、排序和比较,我们如何重新定义一场好的旅行?

【嘉宾】

陈竹沁(竹子),多年记者,线下交流平台Belonging Space创办者之一,长期关注性别和精神健康话题。

胡卉,非虚构写作者,出版女性真实故事集《木兰结婚》。

苏敏,“57岁阿姨自驾游全国”主人公,2020年,她独自一人从河南出发,自驾上万公里到达海南。

【主播】

葛书润,澎湃新闻特约撰稿人

李泞伶,澎湃新闻特约撰稿人

【时间轴】

03:56 竹子独自游东京的经历

05:12 胡卉谈在新疆独自看日落

10:17 苏敏谈独自公路驰行的感受

16:18 苏敏谈这场漫长游历对人生的影响

19:28 胡卉谈新书《木兰结婚》

35:07 那些有关旅行的生命节点

40:00 女性需要家庭之外的社交网络与公共空间

44:40 旅行不必昂贵,日常“出走”亦是疗愈

46:00 苏敏谈自己与直播间的关系

《涟漪效应》是一档热点话题播客,由澎湃新闻人物栏目出品。新闻背后的故事,热点之外的冷思考,打开可能,通往更大的世界。

音频编辑|张迪青、马庆隆

运营|马庆隆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涟漪效应By 涟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