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Issue4
台湾作家陈克华说:世界上有华人华文的地方,就有人谈论张爱玲。
作家贾平凹说:与张爱玲同生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而出生与93年的我竟然也与张爱玲在同一个时代生活过,我也倍感幸运。
《封锁》发表于1943年11月杂志《天地》,作家苏青主办。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缘分就是起因于这篇小说。有部关于张爱玲的电视剧叫做《上海往事》,刘若英,赵文瑄主演,我印象很深刻,赵文瑄主演的胡兰成在花园里看杂志,本来他是躺着的,看到张的《封锁》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而且看了反复好几遍。后来他问苏青要到了张爱玲的地址,主动拜访多次,二人因此相知相恋到结婚。
张爱玲笔下的故事都是悲伤的,她说过她喜欢苍凉,就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张爱玲塑造的故事,但我很爱很爱她的语言,尤其是她那些精妙绝伦的比喻句。总之,张爱玲的文字犹如一朵傲视群芳的红玫瑰,不仅华丽美艳,还带刺,可一针见血。字里行间有着毛姆的犀利诙谐,也有着女性的可爱俏皮,更有着深厚的东方古典美。
《封锁》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选取了男女主一天生活中的切片放大讲述,与张爱玲其他作品的写作手法很不一样,地理位置限定在一辆电车里,可简单粗暴概括为已婚男子的电车艳遇记。
《封锁》虽然总共才6千多字,但有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张爱玲当时不过23岁的年纪,而且她当时也没有谈恋爱经验,却如此深谙人性,把吕宗桢这个男性人物刻画的复杂又深刻。
吕宗桢显然就是那种结婚了,日子久了便觉得家里的老婆是饭粘子的男人,虽然表面上他是个老实男人,可是只要条件允许,他也会做出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但出轨真的能解决婚姻中的无趣吗?当然不能!
小说里吕宗桢与吴翠远的故事只能发生封锁期间,封锁结束,一旦回归现实,这份爱也就没有了。于吕宗桢而言,虽然妻子不再年轻漂亮,但也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而翠远不过是封锁期间,让他短暂地释放了一下欲望的女人,仅此而已。 至于吴翠远,她也不是真心喜欢吕宗桢,只是对当下的自己不满意,对父母不满意,等她清醒过来便会抽身。
《封锁》这篇小说也为当代的我们敲响警钟,如今社会充满了诱惑,也充满了压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焦虑与孤独,很容易为了逃避眼前的苟且,而误入歧途,偏离正常的生活轨道。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思想,可以思考,可以控制自己,也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当觉得眼下的生活无趣,更应该调整心态,去学习,去看书,去看世界,去提升自己,而不是寻求畸形的欲望刺激。有些欲望是深渊,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还有小说第一段,张爱玲写开电车的人每天开电车却不发疯,也挺耐人寻味的。
在《封锁》这篇小说中,张爱玲两次提到了“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虽然我们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可依旧过着看似有希望又常常感到迷茫的生活,不能做过多思考,一想多也会觉得难过。
如何持续与自己的平庸和解,恐怕也是需要用一辈子去学习的能力。
最后用毛姆的至理名言,“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结束今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