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罗:《王家大道》(La Vie royale,1930)
本书是马尔罗(1901一1971)的第二部小说。马尔罗在年轻时对东方美术有极浓厚的兴趣,32岁时曾偕朋友和妻子三人去东方,探险東埔寨古迹。这部小说就是以盗掘雕刻犯罪事件(吴哥窟事件)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写成的。
法国青年考古学家克洛德与一个来历不明的冒险家培肯,为了探
寻柬埔寨古迹而来到昔日的“王家大道”。他们深入印度支那深处的密林,经过辛勤发掘,发现了古代雕刻。但培肯在缅甸国境染上了少数民族的病毒,到达城镇时,已经延误了治疗时间。但他在绝命之前,仍然毫不在意,坦然地拥抱妓女,在发高烧的状态下再度进入腹地。他,否定死,在与死抗争中走向死亡。培肯是作者创造的英雄典型,是一个行动的虚无主义者。他力图用狂热,不惜一切的行动和力量超越虚无感和不合理性。他认为要在没有上帝的世界取得人的条件,只有依靠“行动”。培肯就是作者的化身。
马尔罗追求的主题是:意识到死亡,由于死亡的存在,世界常有不合理性,人被虚无感所笼罩。能够克服人对命运的悲观和不安,赋予无意义的生存以生的意义的,是炽烈的行动和冒险。他的各个作品的主人公,都试图在不合理的认识所激发的亢奋中大胆接近死的危险,去超越虚无。
书中写了黛累丝等待着“生命的终止,黑夜的终止”。一-译注
马尔罗的殁年应为1976年。--译注
3 据其他资料应为22岁。-译注
马尔罗于1923年去東埔寨寻找一座寺庙废墟,并运出一批石雕,殖民当局指控为“掠夺文物“.在监狱中他和当时一些越南、中国、苏联的革命者有过频繁的接触。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马尔罗对殖民主义统治有所认识,开始同情殖民地人民。--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