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头条畅聊社群成员招募中
快来与更多听众一起畅聊每日新鲜事
中美网友对账后有些人天塌了
最近,由于TikTok禁令的影响,许多美国网民转向中国社交平台开启了中美网友之间的大规模在线交流。
自2025年1月以来,在绕过西方媒体这一“中间商”后,中美网友开启了直来直往的拉家常模式,一场跨越太平洋的“全民对账”活动连夜开启。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网民被戏称为‘TikTok难民’,但他们在中国社交平台上却找到了新的社群归属感,积极分享各自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例如,美国为何偏好木结构建筑等问题就引起了广泛讨论。
这场对账活动也让中美两国民众有机会重新审视对方国家,破除了以往由特定渠道塑造的刻板印象。
美国网民借此机会纠正了一些关于中国免费医疗和教育体系的误解,而中国网民则因此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然而,也有一些参与者因为发现的事实与其原有认知大相径庭而感到困惑甚至沮丧,特别是在了解到中美之间存在的巨大经济差距之后。
例如:一名正在攻读法学学位的美国女性,在与中国网友“对账”后大破防的话题,就冲上热搜。该网友绝望的表示:“中国法学院学费一年798美元(约合人民币5850元),而自己在美国为此背上了4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30万元)的债务。”并将其形容为一种‘终身契约’。巨额贷款加上利息,她哭诉道:我可能这辈子都还不清了!
再比如:在中国,休带薪产假与坐月子等属于女性的基本权益,在美国网友眼中却是一种奢侈的福利。甚至被人解读为美国女性体质好、独立的表现。
在这场“对账”大潮中,不少中国网友在向国外网友介绍自己真实生活的同时也猛然发现,原来那么多自己早已习以为常的“基操”,竟都是对方眼里“不可思议”的事实。
其实,很多中美差异,网友们在日常上网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察觉,只不过当林林总总的碎片被一下子集中拼接起来,这幅“中国图景”就显得更加具象鲜活,也更加恢弘震撼,就有人“悄悄”感叹:“感谢祖国把我照顾得很好”;也有人辛辣调侃:“你永远不知道公知会以什么方式破防”。
一次意外的互动,让美国网友冲破了西方舆论的铁幕茧房,终于知道那些有关中国的谎言是何等荒诞。而对中国网友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国家的机会呢?
近几年流行一种说法:“越出国越爱国”。说的正是那些:我们认为的“理所当然”,惟有在离开祖国后才会明白,竟是如此珍贵。原来,水电燃气不都是便宜的,夜晚出门不都是抬腿就走的,手机信号不是哪儿都有的,铁路系统也不都是快捷舒适的……
在国家发展建设的宏大叙事背后,是亿万国民生活的切实改变,全民医保、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助学工程等每一项国之大计,都变成了现实生活里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与安全感。
综合来看,中美网友对账活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多种情绪反应。
一方面,许多中国网友感到自豪,因为看到了自己国家在多个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生活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一些美国网友在了解到中国较低的生活成本和服务便利性后,感到震惊和不适应,甚至出现了失望和愤怒的情绪。
于是,就有网友在“对账”后感觉“天塌了”、“急眼了”。
特别是教育成本的巨大差异,使得一些美国网友因高额的学生贷款而感到崩溃。
此外,还有网友提出了利用国外社交平台展示中国真实面貌的建议,也展现了积极的态度。
“中美网友对账活动”也反应出了不少刻板印象和误解,许多人意识到:自己从未出国,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往往是片面的。
例如,一些人误以为美国是一个完美的国度,而实际上,美国的社会问题同样严峻。
在对账过程中,中国网友也逐渐认识到自身生活的诸多优点。
同时,对账活动也让一些公知和自媒体的虚假言论不攻自破。
对账活动中,一些美国网友也开始反思自身的处境和社会问题。
总体而言,这次对账活动不仅打破了中美网友的刻板印象与信息茧房,也促进了双方相互理解和尊重,同时也让一些人因现实与预期的落差而感到失落。
在这次的中美网友对账活动中,你还发现了哪些让你意外的信息差?欢迎和更多听众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