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生活、人生系列

為人處事的次第


Listen Later

為人處事的次第
      生而為人,其為人處事的次第,首先為「靈性的自己 (善)」。先相信宇宙是良善的,沒有邪惡,大地不會反撲,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相依共存的。一切萬有、上帝、神明,都是仁慈的。自然界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共同體,萬物都是這一共同體的組成部分,人也是屬於這自然法則的。無論是微觀世界,還是宏觀宇宙,生命的本質都相同,無不體現一切生命的平等性。萬物皆有其與生俱來的生存權利與生命價值,神聖至尊。萬物一體,慈悲自出;眾生平等,仁愛而至。沒有一個宗教經典裡不談仁愛的。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這三個宗教,都是用同一部經典,《新、舊約》。「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是他們宗教的核心。佛家講慈悲,慈悲就是愛。伊斯蘭教講仁慈,真主是仁慈的,仁慈是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同體是無條件的慈悲。「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就是大慈大悲,大仁大愛。。一切萬法與自己,實在是源於同一個本性--善,自然流露的,沒有任何條件,都需要愛,需要慈悲,互相愛護,相互尊重。
質量=能量=意識=光=愛=一切萬有。一切萬有,代表著宇宙萬物的神格。我們都是一切萬有的延生,我們每個人的內心,皆有佛性、神性,與聖靈,相信宇宙是至高無上的善。一切萬有,帶著愛、智慧、慈悲、創造力與我們同在。在一切萬有的心目中,每個人都是最大的,會被看見,且被珍視著。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的獨生子,都在宇宙的紀錄中,被珍視、被珍藏、被護持、被引導。一切萬有,不是主宰的神、權威的神、暴怒的神、會懲罰人類的神,一切萬有,容許犯錯,給建議與靈感,指引我們回到愛、信任、喜悅、自在。
      其次是「感性的自己 (真)」。對自己要真誠,不虛偽,不壓抑,真心誠意地對自己好,且要時時保持好心情,開心、快樂。一個不允許自己感受悲傷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感受快樂的;一個不允許自己感受痛苦的人,也無法真正感知幸福。當我們習慣於壓抑、逃避,或裝作痛苦從來沒有發生時,自己看似很開心,其實並不是真正獲得快樂,只是對痛苦麻木而已。情緒是屬於自己的,不管是「正」還是「負」,都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是一種能量,也是生命的資源。面對各種情緒,我們要學會去接納,去全然地感受它在身體裡的自然流動,而不是排斥它,抗拒它、忽略它。與各種不同的情緒,和諧自如地相處,我們才會充滿能量地過好每一天。只有懂得善待自己情緒的人,才能善待他人的情緒,真正有能量去接納他人,活出最真實的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很重要,隨時要相信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沒有必要在別人面前偽裝,讓自己活的那麼累,生活中,只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行了。做最真實的自己,一個簡單、自信、樂觀、灑脫、開心的自己,一個單純的自己,不忘初心,會是最簡單,最幸福的人。
      最後是「健康的自己 (美) 」。要好好地照顧身體,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身體健康,做什麼事都會順心如意。我們可以從飲食、睡眠和運動,來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我們要有均衡飲食的習慣,多吃蔬菜、水果、粗糧,每天喝六至八杯水,並多喝熱水。同時,要養成有優質的睡眠,早睡早起,每天至少睡八個小時,睡覺時,要有良好姿勢,甜蜜入睡。在運動方面,我們要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穿著適合的衣服、褲子和鞋子,每天最少做三十分鐘的運動。
      再者,我們生活在人世間,要面對人、物、事、地等錯綜複雜的關係。所謂「人」,指的是家人,親戚,同事,老朋友,好朋友,知己,閨蜜等。所謂「物」,指的是我們生活中喜歡的東西,例如車子,洋房,黃金,衣服,鞋子,皮包,化妝品,首飾,收藏品等。所謂「事」,指的是我們生活中參與的事情,例如出生,結婚,生子,死亡,生日派對,音樂會,演唱會,運動會,讀書會,發表會,上學,工作,彈鋼琴,學瑜珈,打太鼓,做陶藝,參加社團,志工,各項活動等。最後,所謂「地」,指的是我們生活中旅遊的足跡,例如旅行,遠足,飯店,餐廳,小吃,夜市,爬山,海邊,飛行,渡輪,城市,鄉間等。好好經營我們的人、物、事、地,好好享受我們善、真、美的生活,生命無憾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愛、生活、人生系列By 朱雯娟- Jenny Chu


More shows like 愛、生活、人生系列

View all
Relaxed Rachel 放鬆瑞秋 by Relaxed Rachel

Relaxed Rachel 放鬆瑞秋

1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