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大家好,我是李淳廉。歡迎來到《黃帝內經新解》中醫裡面流傳著一句很有名的話,就是「陽常有餘,陰常不足 」。這句話並不是出自黃帝內經,而金元四大家之一 「滋陰派 」的代表人物—— 朱丹溪。他在其代表作《格致餘論 》中寫道:「主乎氣血者,陰血也。人之陰氣,難成而易虧。故陽常有餘,陰常不足。 」 世界萬物,都有陰陽的兩面。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太陽始終如一地照耀大地,而月亮卻有陰晴圓缺。從自然界這個現象來看,就是一種「陽盛陰衰」的體現。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受天地之氣以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因此,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陰氣的成熟與充盛,其實是有一定階段性的。
大家好,我是李淳廉。歡迎來到《黃帝內經新解》中醫裡面流傳著一句很有名的話,就是「陽常有餘,陰常不足 」。這句話並不是出自黃帝內經,而金元四大家之一 「滋陰派 」的代表人物—— 朱丹溪。他在其代表作《格致餘論 》中寫道:「主乎氣血者,陰血也。人之陰氣,難成而易虧。故陽常有餘,陰常不足。 」 世界萬物,都有陰陽的兩面。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太陽始終如一地照耀大地,而月亮卻有陰晴圓缺。從自然界這個現象來看,就是一種「陽盛陰衰」的體現。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受天地之氣以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因此,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陰氣的成熟與充盛,其實是有一定階段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