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李淳廉/黃帝內經養生新解系列
Share to email
Share to Facebook
Share to X
中醫裡有句術語,叫「有諸行於內,必行於外」。這句話是來自於黃帝內經的,意思是說人體內部若有疾病,一定會反映在人身外表上,可以藉觀察外表而察知內在的病情。黃帝內經還告訴我們,周身的12經脈以及與之相通的365絡脈,其所有的血氣都是上達於頭面部,而分別入於各個孔竅之中的。也就是說,經絡不但像一張大網一樣,把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包括其中,還會在頭面部經絡開竅的部位呈現出來,例如像肝開竅於目,肺開竅於鼻,腎開竅於耳。所以身體哪裏有病?這張大網上就會有相應的器官響起警鈴,向我們報警求救,還可以從頭面部開竅的部位看出端倪。
生活中,我們多少都會遇到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如頭痛、睡眠不好、腸胃不舒服之類。這些日常毛病大多沒有嚴重到非去看醫生或上醫院的地步?但你這時就會想,吃藥嗎?是藥三分毒,忍着嗎?那多痛苦,還會影響心情和工作效率。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人體的12經脈,今天要來帶大家來認識奇經八脈,奇經八脈這幾個字過去可能從武俠小說裡聽到的機會還更多,在人體上分別有這樣的八條經脈,它們的走形與人體12正經完全不同,甚至有些離經叛道,但是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幹脆就把它們統一叫做「奇經八脈」。
中醫認為人體經絡就是一個微妙的輸佈網路,他不是血管、淋巴,也不是神經。他負責傳送「氣」、「血」、「津液」等精微物質。這個輸佈網絡稱為「經絡系統。」它就像一個巨大的網,將身體不同地方,聯系起來,透過特定的途徑及時間,經絡系統,組成了一個全面和複雜的人體地圖。
我們在中醫裡經常聽到的那句話: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這個通與不通,指的就是人體的經絡。
我們繼上一集跟大家談到的2009年才依據黃帝內經的陰陽二十五行人來做一個新一代中醫體質分類的,我們前面介紹過了,最具特異性的特秉體質及氣虛體質外,今天繼續跟大家聊聊其餘的七種體質。
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於他人,也就是說體質具有差異性。盡管體質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也並非一成不變的,通過我們後天的調理,還是可以改變的。中醫體質學的形成,經歷了數千年的理論積澱,其中黃帝內經爲中醫體質理論的源頭,黃帝內經中指出,「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
人這個生物是怎麼來的?西方和中國的神話都認定最初的人是神造的,但就生物學的觀點,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以來,從單核細胞,變到多細胞生物,從草履蟲變到海底生物,再到兩棲生物,哺乳類動物,再到地球各地區的原始人,其中有一支因為懂得簡單的語言溝通,有了想像力,用器具,以族群的力量戰勝各種猛獸,因而有機會走出了寄居地,也就是目前考古學家發現最早的人類,是一群被命名為「智人」的人,發源於東非,又稱東非智人。這樣的細胞演化過程,可以說是整個銀河系的奇蹟,還沒有在任何一個星球上發生這樣的事情,人類及各種生物在經過幾億萬年的細胞演變,在生物學生都是個奇蹟,也不可能再發生。人類這個生靈的有著智慧不斷開發的物種,經過與大自然千百次的磨合,演化,打磨的,原古人類就已經意識到人類也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因此順天而行,天人合一才是養生的最高境界。
中醫看來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食物的五味,酸苦甘辛鹹,都是與五行互相對應的,所以中醫裡常說,五臟各有所喜,食物各有偏性。養生要根據身體的狀況選擇合適的食物,注意飲食的度,讓食物的五味與五臟的喜好相一致,以滋養五臟,呵護身體。
真正的養生之道在《黃帝內經》中談到的是「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也就是說,想要身體健康不是單一物質方面的怎麼吃,怎麼限制品味嗜好,而是要學會掌控自己的心。掌握了身體和欲望,就要做到「不妄作勞」。不妄作勞的「作」就是指中醫裡講的五臟中的「腎」。《黃帝內經》說「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36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