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中國三大奇書之一,也是一切中醫養生的根本,對後世的中醫學理論與實踐有著深遠的影響的「黃帝內經」延續中華民族兩千五百年歷久彌新的養生絕學,應用在變化快速的高科技時代,有更符合時代的解讀與見解。跟著李淳廉一起領悟經典,養生有理。--Hosting provided by Sou... more
FAQs about 李淳廉/黃帝內經養生新解系列:How many episodes does 李淳廉/黃帝內經養生新解系列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69 episodes available.
February 25, 2025判斷自身體質的金鑰匙望聞問切/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49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中醫裡有一句話:「有諸內必行諸外」,應用到體質上。也就是說,一個人身體是什麼的體質,就會通過一些途徑將這種信息向外散發出去。正因如此,我們可以通過望、聞、問、切的方式去判斷、感知我們的體質。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8minPlay
February 18, 2025陰陽二十五人是體質分類養生法的鼻祖12時辰無病法/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48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近年來中醫體質的研究不斷深入,體質養生也逐漸成爲衆多養生愛好者的追捧。但論到體質養生,始祖還是黃帝內經。我之前跟大家介紹過了人體的九大體質,這可以說是近現代2009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中醫體質分類判定標準》。 事實上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經有了體質的分類,在黃帝內經中,雖然沒有出現「體質」這兩個字,但其中有關體質的論述和養生方法,而且相當詳細,比如在《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四,陰陽二十五人》裡面涵蓋了一個人的外表,連同性格特質也包含在內。包括:人的形體,膚色,認知能力,情感反應,意志強弱,性格靜燥,以及對季節氣候的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差異都有詳述,把人的體質分爲了木,火,土,金,水五大類型。在這五大類的基礎下,在依據宮、商、角、徵、羽這五音,做型體質的細分,共二十五種。可以說,這是傳統醫學對人體體質的最早也最詳細分類。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10minPlay
February 11, 202512時辰無病法/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47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大自然有四季變化循環,人體血脈也有一天二十四小時變換循環,古時人們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中醫養生學認爲人體也有12正經,分別對應着12時辰,按其開闔的規律,也就是一個時辰一個經脈當令,這時就可以採用不同時辰相應的養生方法。 事實上,早在黃帝內經中,《靈樞.衛氣》、《靈樞.經別》和《靈樞.邪客》等篇章都有12辰的記載,這12辰就是12時辰,並提出了適應每個時辰變化的作息時度,後來養生學家在此基礎上,又創立了一日12時辰的養生法,明代”石室道人”稱之為“二六功課”,清代養生學家 尤乘 將其總結為“十二時無病法”。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10minPlay
February 04, 2025四時有變化,臟腑養生也有偏重/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46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在黃帝經中將五行的特性不但對應到不同的季節,也對應到不同的臟腑,也就是春夏秋冬是各有其對應的臟器。具體來說,就是春天屬木,與肝相應,夏天屬火,與心相應,秋天是屬金,與肺相應,冬季屬水,與腎相應。日常的養生就要懂得在不同的季節,去養相對應的臟器。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10minPlay
January 21, 2025想要健康就要避開五勞七傷/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45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在中醫裡有五勞七傷之說,指操勞過度導致身體虛弱多病,後來「五勞七傷」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身體虛弱多病。那麼究竟什麼是五勞七傷?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9minPlay
January 14, 2025人的壽命真能活到120嗎?/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44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繼上一期跟大家介紹了男女生命週期是以女七男八為一個週期的生命發展變化過程。這一過程我們知道可粗略的分爲生、長、壯、老、已的五大階段,這五個階段說明生命是有限的。在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有「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記載,內經《靈樞.天年篇》也指出「人之壽,百歲而死」。另外,老子中還曾記述,人之大限,以百二十爲限。這些文字記載都說明古時的人們認爲壽命的限度在100到120歲。就現實情況來看,這一壽限也是比較符合人的生命需要歷經出生、發育、生長、成熟、老化以及死亡,壽命正是人在這些階段中的生存時間。如果說人的自然可以到達在100到120歲之間,那爲什麼實際生活中能活到百歲的人如此少見?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8minPlay
January 07, 2025女七男八,人的生長周期/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43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為什麼年紀相同的男女,30歲之前看不出什麼差異,但在三十以後,差別就會越來越明顯。隨著醫學科技的發達,可以讓人永遠保持在28歲的模樣,但仍架不住體內臟腑及生理功能的衰老。黃帝內經在兩千多年前就告訴我們了,相較於男性,女性不只比較早熟,其生理狀態會明顯比男性老的快,這是爲什麼?黃帝內經中指出,女子代表陰,女子的生命節律以七數爲一個階段,男子代表陽,其生命節律以八數爲一個階段。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9minPlay
December 31, 2024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道理也適用於養生/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42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中醫的整體思維觀念運用到實際當中,其實就是辨證施治的理念。在黃帝內經中治病,其實治的不是病,治的是證,就是症狀產生在不同人身上出現的證型。就醫學本身而言,辨證施治所反映的正是中醫裡的治療原則,所以我們常看到中醫裡面同一種疾病卻用不同的藥物,或是針對不同的疾病,卻了用同一種藥物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還跟你所處地域氣候條件有關。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8minPlay
December 24, 2024內經中的有節之道 /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41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這些年我們的生活可以說是越來越好,科技的發展,也帶來醫療的進步,保健及營養品的普及,在在都說明了我們越來越能掌控我們身體裡各項數值的變化,也多了很多的應對策略。可是為什麼人們生病的機率不降反增呢?很多亞健康的情況是越來越複雜,不是這裡難受,就是那裡不舒服,有些情況發現太晚,錯失治療良機,有些情況,如果過度反應又會造成了焦慮,恐慌等的慮病症。那到底怎麼做才對?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6minPlay
December 17, 2024黃帝內經談情志 /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40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大家好我是李淳廉,七情六欲一詞想信大家都很熟悉,可是說到具體的內容,各家的解釋就有不同了。所謂的七情,顧名思義,就是指人的七種感情,七種情緒,在佛家認爲指喜、怒、憂、懼、愛、憎、欲,儒家則認爲七情是指喜、怒、哀、懼、愛、惡、欲。所以,佛家和儒家關於七情的解釋,雖然文字表述不同,其意義基本上是差不多的,那麼六欲呢?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8minPlay
FAQs about 李淳廉/黃帝內經養生新解系列:How many episodes does 李淳廉/黃帝內經養生新解系列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69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