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中國三大奇書之一,也是一切中醫養生的根本,對後世的中醫學理論與實踐有著深遠的影響的「黃帝內經」延續中華民族兩千五百年歷久彌新的養生絕學,應用在變化快速的高科技時代,有更符合時代的解讀與見解。跟著李淳廉一起領悟經典,養生有理。--Hosting provided by Sou... more
FAQs about 李淳廉/黃帝內經養生新解系列:How many episodes does 李淳廉/黃帝內經養生新解系列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86 episodes available.
September 02, 2025女人陰虛,不只是怕熱、失眠——當代女性三大危機:性冷淡、更年期崩解、免疫疾病/ 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76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大家好,我是李淳廉,歡迎來到黃帝內經新解養生系列,今天我們來談一個敏感卻真實的話題:女性陰虛體質,如何影響性功能與免疫系統?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11minPlay
August 26, 2025病有陰陽之分,防治各有方略/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75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大家好,我是李淳廉,歡迎來到《黃帝內經》養生系列。今天我們要探討一個中醫最核心的觀念——病有陰陽,治有剛柔。《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得好:「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又云:「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可見,陰陽,是中醫辨證論治的總綱,不僅天地萬物分陰陽,人體臟腑經絡分陰陽,就連疾病本身,也離不開陰陽二氣的消長與失衡。今天,我們就從《內經》的智慧出發,來談談——陰性疾病與陽性疾病的區別,以及它們各自的預防與調理之道。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9minPlay
August 19, 2025陽氣不足,臟腑皆虛——你屬於哪一型陽虛?/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74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大家好我是李淳廉,你怕冷、容易累、吃冰就拉肚子嗎? 同樣是陽虛,有人腰冷,有人脹氣,有人整天想哭,有人一動就喘。 這些,不只是「體質差」,而是——你某一臟腑的陽氣,正在發出求救信號。 《黃帝內經》早在兩千年前,就已經把五臟陽虛的「暗語」寫進經文裡。今天這集,我不只講症狀,更要帶你走進古籍,看古人怎麼描述「五臟陽虛」,讓你真正聽懂身體的語言。 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臟一臟來看。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9minPlay
August 12, 2025身體發出的10個陰不足的警訊/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73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今天我們要談的,是一個「欺軟怕硬」的外邪——寒氣。《素問·生氣通天論》有云:「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 意思是:陰陽調和的關鍵,在於陽氣必須「密」——也就是固守不泄,才能讓身體的防禦系統穩固如城牆。 一旦陽氣外洩,腠理不密,風寒之邪便長驅直入。寒氣,從不強攻,專挑薄弱處下手。 與其等它入侵後再驅寒祛邪,耗神傷氣,不如事先築起防線—— 從源頭阻斷寒氣進入身體的五大通道。今天,李淳廉博士就帶你一一看清這五個「寒邪入口」,並教你如何守住一身正氣。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8minPlay
August 05, 2025胖人多陽虛,助陽能減肥|十個胖人九個虛/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72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今天我們要聊一個很多人都關心的話題——減肥。但這次的角度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你有沒有發現,身邊很多胖子其實都是「虛胖」?明明吃得不多,卻總是瘦不下來,還容易水腫、怕冷、懶得動?這背後的真相可能是:十個胖人九個虛,而且多數是陽虛!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6minPlay
July 29, 2025身體發出的10個陰不足的警訊/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71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大家好,我是李淳廉,今天我們要來談談一個非常重要、卻常被忽略的養生關鍵——控制陽氣的消耗 。 《黃帝內經》中提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這句話的意思是: 當陽氣精純時,可以安養我們的心神; 當陽氣柔和時,可以滋潤我們的筋脈。 換句話說,陽氣不僅是我們生命活動的動力,更是讓我們精神穩定、身體柔軟靈活的關鍵。 但我們日常生活中,許多行為其實都在不知不覺中耗損陽氣: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8minPlay
July 22, 2025養陽就要跟著太陽走/一年養陽看春夏,春夏養陽看三伏/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70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大家好,歡迎來到黃帝內經新解, 「一年養陽看春夏,春夏養陽看三伏。」一年當中三伏天,也是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大概落在每年的七月中下旬到八月中下旬。也是我們調理體質、扶正祛邪的最佳時機。這一集,我們來聊聊:如何透過曬背,向天借能量?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8minPlay
July 15, 2025身體發出的10個陰不足的警訊/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69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大家好,我是李淳廉,歡迎來到《黃帝內經》新解, 中醫有一句話說得好:「陰陽調和,百病不生。」 但現代人常常忽略了「陰」的重要性,只一味追求補氣、提神、熬夜工作。殊不知,陰才是我們生命的根本,就像大地孕育萬物一樣,沒有足夠的陰液滋養,陽氣再旺也只是虛火。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9minPlay
July 08, 2025爲什麼人總是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呢?/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68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大家好,我是李淳廉。歡迎來到《黃帝內經新解》中醫裡面流傳著一句很有名的話,就是「陽常有餘,陰常不足 」。這句話並不是出自黃帝內經,而金元四大家之一 「滋陰派 」的代表人物—— 朱丹溪。他在其代表作《格致餘論 》中寫道:「主乎氣血者,陰血也。人之陰氣,難成而易虧。故陽常有餘,陰常不足。 」 世界萬物,都有陰陽的兩面。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太陽始終如一地照耀大地,而月亮卻有陰晴圓缺。從自然界這個現象來看,就是一種「陽盛陰衰」的體現。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受天地之氣以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因此,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陰氣的成熟與充盛,其實是有一定階段性的。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7minPlay
July 01, 2025去除寒濕,不讓濕氣傷了陽氣/李淳廉 《黃帝內經》新解第67集/每集十分鐘,帶您黃帝內經的養生智大家好,我是李淳廉。歡迎來到《黃帝內經新解》今天我們要談一個現代人最常遇到、卻最容易被忽略的健康隱患——「寒濕」。它像一層陰霾籠罩在我們身體裡,阻礙陽氣運行,導致疲勞、水腫、關節痛,甚至影響脾胃功能。想要真正健康,就要懂得守住陽氣,清除寒濕。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8minPlay
FAQs about 李淳廉/黃帝內經養生新解系列:How many episodes does 李淳廉/黃帝內經養生新解系列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86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