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12-2分集講述經文】:「爾時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摩訶薩語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雖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心,恆不見有眾生相,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而眾生趣亦不增不減。」
【12-2分集精要】:1. 現代科學進步,由科學儀器拍攝我們在持咒、誦經、念佛時,發現會放出不同的色光,由此科學實驗可以來說明我們前面所說無相的「第一義空」其有能「顯」的作用。故當我們在做佛事、在超度時唸的嘆靈讚[請參閱上一集]時,由於佛光映現,這時我們就可以召請亡靈,透由佛光引領超渡亡靈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以上便是空中妙有的理事運作原理!2. 另有一說法提供給大家參考,生氣會破壞我們生命的靈氣,這將會影響我們能否順利超生,所以了解此理後,我們應該盡可能做到不生氣。3. 講解正文「爾時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摩訶薩語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雖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心,恆不見有眾生相,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而眾生趣亦不增不減。」,我們修行當學以上文中文殊師利菩薩的一心行法[發大莊嚴心,而恆不見有眾生相],無論做任何修持(持咒、誦經、唸佛),均當一心直下作去,莫令妄念紛飛,作到無二心,否則就如電線接觸不良般,電流斷斷續續無法暢通,會有阻礙!4. 所謂的「眾生」即眾緣和合而生。三藏中的論藏有云:此一切有為法生起所憑藉的四種緣,稱為四緣,此四緣又分色法及心法兩種。四緣即(一)、因緣:指種子與現形,換句話說,一切有為法中,能親生自果的,稱為因緣。(二)、等無間緣:等無間緣又稱次第緣,是指在心、心所的相續中,由前一剎那而開引後一剎那生起的原因。也就是心、心所於前一剎那滅謝,復給予後一剎那生起的力用。前一剎那的心法與繼之活動的後一剎那的心法,這種同起的、無間斷的相續關係,稱為等無間緣。(三)、所緣緣:所緣緣略稱為緣緣,是指心法、心所法所攀緣的一切對象,也就是一切外在事物,對內心所產生的間接與直接的緣。例如:眼識必以一切色為所緣緣,耳識必以一切聲為所緣緣,乃至意識必以過去、現在、未來等一切法為所緣緣。(四)、增上緣 。5.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則應。」世間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為法)都不是憑空而有的,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在各種因緣條件和合之下,才能現起和存在。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復存在,這就是佛教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道理。
By 妙吉祥【12-2分集講述經文】:「爾時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摩訶薩語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雖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心,恆不見有眾生相,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而眾生趣亦不增不減。」
【12-2分集精要】:1. 現代科學進步,由科學儀器拍攝我們在持咒、誦經、念佛時,發現會放出不同的色光,由此科學實驗可以來說明我們前面所說無相的「第一義空」其有能「顯」的作用。故當我們在做佛事、在超度時唸的嘆靈讚[請參閱上一集]時,由於佛光映現,這時我們就可以召請亡靈,透由佛光引領超渡亡靈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以上便是空中妙有的理事運作原理!2. 另有一說法提供給大家參考,生氣會破壞我們生命的靈氣,這將會影響我們能否順利超生,所以了解此理後,我們應該盡可能做到不生氣。3. 講解正文「爾時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摩訶薩語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雖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心,恆不見有眾生相,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而眾生趣亦不增不減。」,我們修行當學以上文中文殊師利菩薩的一心行法[發大莊嚴心,而恆不見有眾生相],無論做任何修持(持咒、誦經、唸佛),均當一心直下作去,莫令妄念紛飛,作到無二心,否則就如電線接觸不良般,電流斷斷續續無法暢通,會有阻礙!4. 所謂的「眾生」即眾緣和合而生。三藏中的論藏有云:此一切有為法生起所憑藉的四種緣,稱為四緣,此四緣又分色法及心法兩種。四緣即(一)、因緣:指種子與現形,換句話說,一切有為法中,能親生自果的,稱為因緣。(二)、等無間緣:等無間緣又稱次第緣,是指在心、心所的相續中,由前一剎那而開引後一剎那生起的原因。也就是心、心所於前一剎那滅謝,復給予後一剎那生起的力用。前一剎那的心法與繼之活動的後一剎那的心法,這種同起的、無間斷的相續關係,稱為等無間緣。(三)、所緣緣:所緣緣略稱為緣緣,是指心法、心所法所攀緣的一切對象,也就是一切外在事物,對內心所產生的間接與直接的緣。例如:眼識必以一切色為所緣緣,耳識必以一切聲為所緣緣,乃至意識必以過去、現在、未來等一切法為所緣緣。(四)、增上緣 。5.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則應。」世間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為法)都不是憑空而有的,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在各種因緣條件和合之下,才能現起和存在。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復存在,這就是佛教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