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13-3分集講述經文】:「文殊師利言,若諸眾生悉空相者,亦無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眾生而為說法。何以故,我說法中。無有一法當可得故。」
【13-3分集精要】:1. 大般若經中又以十智來說明上集中文殊菩薩所言的「無有一法當可得故」。以下茲說明何謂「十智」:(1)法智:了解五蘊皆空之理的智慧。(2)類智:能以無所得為方便,了知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 十二因緣等都是由四大假合,由無常轉變演化而生起的幻相,了知此之智慧稱為類智。(3)世俗智:了解一切無所得,乃假合稱名,無實質之理的智慧。(4)他心智:了知有情(眾生)有「心」、「心所」二法者,能斷滅煩惱,了生脫死的智慧。2. 佛陀在鹿野苑三轉十二法輪,講四聖諦【<1>苦諦: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受陰等八苦。<2>集諦:煩惱是執著積集而來,故當煩惱生起時,記得不妨以唸佛行斷之。<3>滅諦:如二聖人,積極修行以斷煩惱。<4>道諦】度五比丘,而成就以下的(5)集智(6)苦智(7)滅智(8)道智。(9)盡智:了知無所得,故能以無所得為方便,在無貪嗔癡中修忍辱萬行之智慧。(10)無生智:於十法界中,證得四果阿羅漢以上者,則不來生死的智慧。3. 菩薩因為了知甚深微妙法之理,故能以無所得為方便,於不執著不取相的智慧中,行一切六度萬行!如是菩薩行中,因為當下已離貪嗔癡三毒,故於空性中不取,徹斷輪迴因,究竟離輪迴有苦,來成就無上正等覺!故非如我們一般凡夫所認為,既然一切是空,那就什麼都不用做了的這種斷滅空的邪知邪見!
By 妙吉祥【13-3分集講述經文】:「文殊師利言,若諸眾生悉空相者,亦無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眾生而為說法。何以故,我說法中。無有一法當可得故。」
【13-3分集精要】:1. 大般若經中又以十智來說明上集中文殊菩薩所言的「無有一法當可得故」。以下茲說明何謂「十智」:(1)法智:了解五蘊皆空之理的智慧。(2)類智:能以無所得為方便,了知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 十二因緣等都是由四大假合,由無常轉變演化而生起的幻相,了知此之智慧稱為類智。(3)世俗智:了解一切無所得,乃假合稱名,無實質之理的智慧。(4)他心智:了知有情(眾生)有「心」、「心所」二法者,能斷滅煩惱,了生脫死的智慧。2. 佛陀在鹿野苑三轉十二法輪,講四聖諦【<1>苦諦: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受陰等八苦。<2>集諦:煩惱是執著積集而來,故當煩惱生起時,記得不妨以唸佛行斷之。<3>滅諦:如二聖人,積極修行以斷煩惱。<4>道諦】度五比丘,而成就以下的(5)集智(6)苦智(7)滅智(8)道智。(9)盡智:了知無所得,故能以無所得為方便,在無貪嗔癡中修忍辱萬行之智慧。(10)無生智:於十法界中,證得四果阿羅漢以上者,則不來生死的智慧。3. 菩薩因為了知甚深微妙法之理,故能以無所得為方便,於不執著不取相的智慧中,行一切六度萬行!如是菩薩行中,因為當下已離貪嗔癡三毒,故於空性中不取,徹斷輪迴因,究竟離輪迴有苦,來成就無上正等覺!故非如我們一般凡夫所認為,既然一切是空,那就什麼都不用做了的這種斷滅空的邪知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