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15-3分集講述經文】:「佛復問文殊師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羅密。文殊師利言,以無住相,即住般若波羅密。佛復告文殊師利,如是住般若波羅密時,是諸善根,云何增長,云何損減。文殊師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羅蜜,於諸善根,無增無減。於一切法,亦無增無減。是般若波羅密性,相,亦無增無減。」
【15-3分集精要】:1. 接續上集講述內容後,續講正文「佛復告文殊師利,如是住般若波羅密時,是諸善根,云何增長,云何損減。文殊師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羅蜜,於諸善根,無增無減。於一切法,亦無增無減。是般若波羅密性,相,亦無增無減。」2. 若我們想要了解什麼是「無住」,就必須要實修深入才能了知「無住」是什麼狀況。3. 所謂的善根指的是不貪、不嗔、不痴。4. 當我們住般若波羅密時,便會有清淨心。於清淨心中便無有一切相,所謂的一切相指的是金剛經中所說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5. 清淨心是本俱的,當我們沒有了貪、嗔、癡時,清淨心便會自顯,是一切善根的本源!因此,佛與眾生是一體兩面,當我們能恒常覺在清淨心中時即是佛,相反的,當我們迷於妄念中時,就是眾生。6. 相續的清淨心是一切的德本,故修行長養清淨心是重要的!7. 就算我們妄念紛飛,雜念四起,清淨心[指般若波羅蜜]也未曾失去過,只是被我們的妄念、分別心給覆蓋了,所以見不到,感覺不到!
By 妙吉祥【15-3分集講述經文】:「佛復問文殊師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羅密。文殊師利言,以無住相,即住般若波羅密。佛復告文殊師利,如是住般若波羅密時,是諸善根,云何增長,云何損減。文殊師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羅蜜,於諸善根,無增無減。於一切法,亦無增無減。是般若波羅密性,相,亦無增無減。」
【15-3分集精要】:1. 接續上集講述內容後,續講正文「佛復告文殊師利,如是住般若波羅密時,是諸善根,云何增長,云何損減。文殊師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羅蜜,於諸善根,無增無減。於一切法,亦無增無減。是般若波羅密性,相,亦無增無減。」2. 若我們想要了解什麼是「無住」,就必須要實修深入才能了知「無住」是什麼狀況。3. 所謂的善根指的是不貪、不嗔、不痴。4. 當我們住般若波羅密時,便會有清淨心。於清淨心中便無有一切相,所謂的一切相指的是金剛經中所說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5. 清淨心是本俱的,當我們沒有了貪、嗔、癡時,清淨心便會自顯,是一切善根的本源!因此,佛與眾生是一體兩面,當我們能恒常覺在清淨心中時即是佛,相反的,當我們迷於妄念中時,就是眾生。6. 相續的清淨心是一切的德本,故修行長養清淨心是重要的!7. 就算我們妄念紛飛,雜念四起,清淨心[指般若波羅蜜]也未曾失去過,只是被我們的妄念、分別心給覆蓋了,所以見不到,感覺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