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29-3分集精要】:1. 講解p.45正文「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佛於法界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文殊師利言,不也,舍利弗,何以故。世尊即是法界,若以法界證法界者即是諍論。」在此的法界即菩提,也等同法性。由於法性空,於真空中無有一切相,故無諍論;反之,若法界有相,乃由緣起,是假合的,是幻有的,其畢竟空!2. 續講p.45-46正文「舍利弗,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何以故,是法界中無眾生相,一切法空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 無二無分別故。」法界之本體是平等性,無差別,空性的!覺此者,佛也,迷者,眾生是也!
接續p.46正文「舍利弗,無分別中,則無知者,若無知者,及無言說,⋯」
當時佛在說《華嚴經》時,二乘人就只見到佛還是一位丈六的老比丘相在那兒打坐入定,没有說法,二乘人聽不見。法身大士才看見佛在那兒說法。為什麼?因為這一部《華嚴經》是說大乘法,為法身菩薩說的,完全是修菩提心、行菩薩道。因為二乘人的心量小、境界小,只知道近而不知道遠,只知道淺而不明白深。所以雖然有眼睛,卻看不見盧舍那佛;雖然有耳朵,也聽不見佛的聲音。可謂「有眼不見盧舍那,有耳不聞圓頓教!」
By 妙吉祥【29-3分集精要】:1. 講解p.45正文「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佛於法界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文殊師利言,不也,舍利弗,何以故。世尊即是法界,若以法界證法界者即是諍論。」在此的法界即菩提,也等同法性。由於法性空,於真空中無有一切相,故無諍論;反之,若法界有相,乃由緣起,是假合的,是幻有的,其畢竟空!2. 續講p.45-46正文「舍利弗,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何以故,是法界中無眾生相,一切法空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 無二無分別故。」法界之本體是平等性,無差別,空性的!覺此者,佛也,迷者,眾生是也!
接續p.46正文「舍利弗,無分別中,則無知者,若無知者,及無言說,⋯」
當時佛在說《華嚴經》時,二乘人就只見到佛還是一位丈六的老比丘相在那兒打坐入定,没有說法,二乘人聽不見。法身大士才看見佛在那兒說法。為什麼?因為這一部《華嚴經》是說大乘法,為法身菩薩說的,完全是修菩提心、行菩薩道。因為二乘人的心量小、境界小,只知道近而不知道遠,只知道淺而不明白深。所以雖然有眼睛,卻看不見盧舍那佛;雖然有耳朵,也聽不見佛的聲音。可謂「有眼不見盧舍那,有耳不聞圓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