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

沃沮


Listen Later

沃沮沃沮部落,地处盖马大山(狼林山脉)之东,“东滨大海而居,其地形东北狭,西南长,可千里。北与挹娄(即勿吉)、夫馀,南与泼貊接”。即从今天的延边自治州起,一直延伸到海滨为止。当时东沃泪分南沃泪和北沃泪两个部分。东沃泪“土地肥美,背山向海,宜五谷,善田种”。全境有“户五千,无大君王, 世世邑落各有长帅”,大概还没真性的王出现。东沃沮人的语言,和夫馀人大同小异。“饮食居处,衣服礼节,有似句丽。”东沃泪境内,“少牛马”,战争的时候,多“持矛步战”(《三国志·魏志·东沃泪传》)。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开东沃沮为玄菟郡(郡治夫租,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咸兴)。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又把玄菟郡治迁到高句骊县(今辽宁新宾西南)。 东汉时,又把玄菟郡治迁移到今辽宁沈阳之东。沃沮的邑落时时受到高句丽的侵陵,高句丽王国向沃沮人民征收“租税、貊布、 鱼、盐、海中食物”,责令沃泪人民“千里负担,致之”高句丽。高句丽王还迫令沃沮“送其美女以为婢妾”,对待沃沮人民简直像对待奴婢一样。
北沃沮,亦名置沟娄,“去南沃沮八百余里”,风俗基本和南沃泪相同。南沃泪受到高句丽王国的欺凌,北沃沮也时时受到挹娄部落的欺凌。“挹喜乘船寇钞,北沃沮畏之,夏月恒在山岩深穴中为守备。冬月冰冻,船道不通,乃下居村落。”(《三国志·魏志·东沃沮传》)沃沮人从事农业,爱好和平生活。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魏晋南北朝史By 妙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