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訪來賓:全國中學學生權益研究會發言人 楊士誼
全國中學學生權益研究會是由一群想改善校園環境的中學生所組成,以研究報告與調查,探討中學生能夠改變學校體制的可能性,性平教育也是一環。發言人楊士誼說,身邊就是有很多同志朋友,如果學校沒有同志教育,沒有性平教育,只會讓性別霸凌更加嚴重。他自己在國二就認同自己是同志,沒有被同性密友期謬論所混淆,當時就是有戀愛同性的感覺。如果18歲以下不能有同性情感,那為何當有男生喜歡女生的時候,那些家長不會跟他說異性戀是不好喔…..。
因此,他覺得某些家長團體提出性平教育要分級,是比喻失當。他舉例歷史課本提到女權運動,但是不能不提到因為婦女運動而產生的同志運動。而且,公民課本甚至考題未來都可能出現同婚釋憲的議題,老師不可能都不教。尤其,家長團體主張把性平教材(異性戀霸權、恐同症、性別光譜)移除,他覺得這是對同志運動的污名與不了解。這反同家長的訴求,不就正好說明他們的行為就是異性戀霸權、恐同症最佳的範例嗎?
經常參與公聽會的士誼,有一次在高中社團公聽會,遇到護家盟人士,他們希望家長可以有權限介入,希望學校不要成立性別社團。在場的士誼,也立刻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