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訪來賓: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生 謝依婷
『孩子的心裡其實很吵,可是說不出口。』
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生謝依婷帶來她的作品《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如同謝醫師在〈後記〉所言,『這是我的兒心診間素描本』,節目內容除了這本書的寫作源起,如何將診間的故事整理為文字外,訪談將以書中跟性別議題有關的三個案例,養魚男孩:男生受到性侵的議題;四歲被司機伯伯性侵的小祺;被性傾向矯正的小安,來談談醫師如何跟他們工作,如何承接他們的議題?
醫師的角色與情緒:在兒少精神科門診,醫師聽這麼多的經驗故事,書中寫道醫師很多時候是演員、演爸媽,演朋友,演兄弟,演老師。如何在扮演這些角色時,去承接來看診的人的情緒? 尤其是面對性別議題的難解。每篇故事都不長,讀完總有未完的感覺,而謝醫師在書中也提到,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幫助他們? 醫師如何承接自己的情緒?
書名的發想:我們孩子在呼救。
電台官網收聽
Apple Podcast
教育電台性別平等Easy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