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我们的神乃是烈火——2016年7月17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Listen Later

https://t3.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16/07/2016-e5-b9-b47-e6-9c-8817-e6-97-a5-e8-af-81-e9-81-93-e5-bd-95-e9-9f-b3.mp3

【来12:14】 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12:15】 又要谨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来扰乱你们,因此叫众人沾染污秽。【来12:16】 恐怕有淫乱的,有贪恋世俗如以扫的。他因一点食物把自己长子的名分卖了。【来12:17】 后来想要承受父所祝的福,竟被弃绝,虽然号哭切求,却得不着门路,使他父亲的心意回转,这是你们知道的。

【来12:18】 你们原不是来到那能摸的山,此山有火焰,密云,黑暗,暴风,【来12:19】 角声与说话的声音。那些听见这声音的。都求不要再向他们说话。【来12:20】 因为他们当不起所命他们的话说,靠近这山的,即便是走兽,也要用石头打死。【来12:21】 所见的极其可怕,甚至摩西说,我甚是恐惧战兢。【来12:22】 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来12:23】 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有审判众人的神,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来12:24】 并新约的中保耶稣,以及所洒的血。这血所说的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

【来12:25】 你们总要谨慎,不可弃绝那向你们说话的。因为那些弃绝在地上警戒他们的,尚且不能逃罪,何况我们违背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呢?【来12:26】 当时他的声音震动了地。但如今他应许说,再一次我不单要震动地,还要震动天。【来12:27】 这再一次的话,是指明被震动的,就是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动的常存。【来12:28】 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来12:29】 因为我们的神乃是烈火。

虽然我们前面一直在分享信心的内容,但是整卷希伯来书的主题却是在论到基督的超越,基督远超过天使,远超过摩西,远超过旧约的大祭司,远超约书亚,基督超越一切犹太人所看重的旧约的那些对象。为何在这卷书中要特别论到基督的超越,是因为有一些犹太基督徒正在面临要离弃基督重回犹太教的诱惑。我们知道,希伯来书的背景其实是针对当时大逼迫的时候,有些信耶稣的犹太人因为面对外在的压力、损失和危险,就动了重新归回犹太教的念头。所以,希伯来书的作者列举里历史上这么多信心前辈,是为了鼓励当下的基督徒,不要惧怕外在环境的艰难,而应当效法上古先贤的信心榜样。

上周证道分享了为何上帝会允许跟随他的人遇见患难,因为这是上帝对自己儿子的训练方式,虽然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可是后来却可以结出平安的果子,因此基督徒当看自己在患难中的经历,如同是一个运动员或者士兵所必需的课程,而面对艰难的方法是忍耐和目标。如果说,这是正面的勉励,那么紧接着就是反面的警戒。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忍受上帝给的艰苦的训练,不效法之前那些前辈的信心榜样,反而选择了远离基督,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本段经文就是从对比警诫的角度来论述新约信徒所领受信心的可贵与失去信心的可怕。

// 希伯来书的“论述-警诫”的结构。希伯来书在结构上是一段论述,带着一个警告。所以,全书共有五个部分的论述,带着五个警告。本段经文就是第五个警告。

一、要追求和睦,并要追求圣洁

1.上帝儿女在患难中应有的见证

上帝的儿女在身份上是属天的,也就是说,上帝的儿女本不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但是,神乃是从罪人中呼召出属祂的人来,是从必然灭亡的人中拣选出来一些来承受永生;而认识基督的人在承受救赎恩典的同时也被赋予了为耶稣作见证的责任。从属天盼望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在被圣灵重生后最好是立刻被提离世归主,照保罗所说的,与基督同在,这是好的无比(腓一23)。但是,上帝给了更大的荣耀,那就是让人在上帝拯救的工作上有份,可以说,任何一个基督徒在认识基督的那一刻起,之所以还在这个世界上存活,是因为上帝给了他一个使命,他需要在完成之后才能离世回家。这就是基督徒在地上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而有份于上帝拯救的工作,往往是有份于基督的受苦。基督藉着自己承担人间的罪和苦难成就了救恩,我们藉着经历苦难见证了基督,或者说,见证了我们是属于基督的,即让人们看到我们里面有基督的生命,我们在苦难中的反应让世人看到我们有一个不同于这世界的内在身份。

在这一段经文中作者论到了基督徒属天身份的特征在两个方面的体现,一与人和睦,二圣洁。这也是世界基本特征的反面,这个世界的特点就是争竞(或说战争)与罪恶。基督徒的生活至少要在这两个方面显出“与众不同”来,要在和睦与圣洁这两点上与这个世界区分开来。使徒保罗在《罗马书》十二章最后也同样论到和睦,可以和这里希伯来书的作者所论到的来相互印证。

首先,和睦有两个层面,第一作为基督的门徒自己要与人和睦,第二基督徒是和平的使者,所到之处不但自己不与人相争,还要尽量消除争端,而非引起争端,要消除敌意,而非引起仇恨。和睦也包含两个群体的关系,第一是在肢体之间当彼此相爱;第二,也与世人和睦。或许,希伯来书的作者在此更是在强调后者,因为这是在论到逼迫。

然后,作者在这里提出第二个要求,那就是圣洁。这不是一个次之的要求,而是一个更进一步的进深要求。我们可以说,圣洁是和睦的基础,没有圣洁也就谈不上和睦。和睦不是纵容罪恶,圣洁也不是洁身自好,不顾他人。

从某个角度来讲,和睦在很多时候是与圣洁相冲突的(可以说,唯有与罪恶不和睦,恨恶罪恶的时候,才能来追求圣洁)。因为和睦不是做一个不顾公平正义的无原则的妥协者和沉默者。所以,使徒保罗说“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十二18),也就是说,尽量与人和睦,不起冲突。但在很多情况下,你若是坚持照真理行,你要追求圣洁,不与世界为伍的话,不是你不想和睦,而是别人就可能不与你和睦了。因此,可以把圣洁看作是和睦的根基。但即使是这样,也要追求和睦;就是使徒保罗所说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罗十二19)。你若坚持了真理,即使遭到别人的攻击和伤害,我们的应对却不是回击和报复,而是在忍耐中坚持自己的立场,在善意中不妥协,在爱中去应对,愿意自己承担损失、监禁和伤害,也不去仇恨或伤害他人。

2.这见证需要主动追求才能得着

我们要留意“追求”这个词,这个词语所表达的是一种强烈地渴慕和非常主动地追寻。像诗篇所说的“如鹿渴慕溪水”,当一个人极度口渴的时候,他对水的渴想是从生命里面所发出来的,而且如果还不补充水份,生命将要出现问题,他将无法活下去了。他一刻都不能等待,要马上喝到水。与人和睦和圣洁应当成为一个基督徒生命中的基本渴求,这也的确是一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生命中的基本需要。和平与圣洁是属天子民生命的基本特征。敌意、冲突和攻击属于罪的范畴,是与基督徒的生命相悖的。认识基督的人都有这方面的体会,如果我们与人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我们里面会非常的难受,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过不去。因为这是一个新生生命的内在渴求。但因为我们里面还有过去旧人的习惯残留,我们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力量试图来拦阻和辖制我们,所以我们需要以主动追求和行动来喂养这新生命,需要作为一个目标来主动追求。一个不渴慕和睦与圣洁的人不会有和睦与圣洁的见证。

3.非圣洁无人能见主

“非圣洁无人能见主”,这是信仰的规律。一个人心里若充满了世界的观念,行事为人与世界为伍,所追求的都不是上帝所喜悦的,他就不能看到上帝在自己身上的恩典,也不能听到上帝说话。这样的人从来不看自己是否心思行为讨神的喜悦,却可能一直关注于为何看不到上帝恩待自己,可能还常常不满于自己的祷告上帝都不听。他忘记了我们若非圣洁,我们的眼目就是昏花的,我们既不能知道上帝的心意,也不可能经历神的恩典。

所以,这里的“非圣洁”就是指一个人其实对属天的一切不感兴趣,他并不关注上帝是谁,也不关心自己的灵魂。就像上周证道中所讲的,你关心自己生活的目标是为上帝吗?你在地上奔走是为基督吗?如果不是,这就表示你只关注地上的俗务,你并不关心神圣。如果不是,这书中所讲的信心前辈并非是能激励你的前辈。如果不是,就表示你是一个“非圣洁”的状态,那么你不可能看见主的带领、主的恩典、主的宝贵,你不能见主。不追求圣洁,就是非圣洁的状态。

二、要谨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

1.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

因此,作者随即就论到了一个不追求和睦与圣洁的人可能面临的危险。这危险就是恐怕有人会失了神的恩。什么是失了神的恩呢?吕振中本译为“免得有人在上帝的恩惠上赶不上”,思高本译为“免得有人疏忽...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讲道 -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By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 5
  • 5
  • 5
  • 5
  • 5

5

11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