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等Easy Go

《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種族主義、暴力犯罪、人際關係崩壞源自男子氣概?陰柔氣質更適合現代男性?從歷史及社會文化看男子氣概如何戕害男性及性別平權》


Listen Later

.邀訪來賓:台灣男性協會理事長 陳柏偉
『身為一個男人,指的是甚麼?』
『男生為什麼要學女性主義啊?』『 因為男生不懂,所以要學。』
本集邀請台灣男性協會理事長陳柏偉,談兩本關於男性氣概的書。《種族主義、暴力犯罪、人際關係崩壞源自男子氣概?陰柔氣質更適合現代男性?從歷史及社會文化看男子氣概如何戕害男性及性別平權》一開始大哉問:身為一個男人,指的是甚麼?有男子氣概代表時麼意思?作者一開始以男子氣概進程開場(歷史發展脈絡),認為男子氣概有三類型的發展歷史(生物型、父權型、工業型),除了當中的發展背景,在第二階段中 『熱情』,男人可以有表達情緒感情,也可以跟同性友人有身體接觸,但是在第三階段工業化城市化之後,這些要素都排除。
男性組合餐manbox的概念,(不能娘娘腔、成為大咖、頂天立地的漢子,去他的魚雷、全速前進),你的看法是甚麼? 這個組合餐,似乎延續到第二章男性霸權的危害。作者在危害章節,舉非常多的例子,權力、暴力、憤怒、謀殺、自殺、酗酒、藥物濫用、意外死亡、癌症、身體臆形症(身體不滿意)、男權主義者、這些危害都建立在性別歧視、種族主義,與異性戀至上主義。對男人以擊潰其他男人,對女人則是性侵強姦,來提升自己優勢地位。
人際關係:男性氣概往往人際(男性之間、異性親密伴侶)展現。
1、不能跟其他男性有情感親密關係,被認為是同性戀者。可以喝傷心酒,但不能借別人的肩膀哭訴。但有些男性之間的肢體接觸,可以被允許…
2、表演性的男子氣概:例如台灣男性喝酒文化、異性交往的行為模式。
男性受害者:作者提出大眾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強調男性氣概不示弱,鼓勵暴力,男性受害者求助被拒…這裡也許可以介紹男性協會的工作內容。對於#metoo的反思,是否該有針對男性的metoo,#mentoo,#hetoo?
現今樣貌:女性主義運動帶給男性的刺激與回應,擁女性主義者(支持女性主義的男性),作者舉了很多男性改變的樣貌,從個人到組織、社區。如果以台灣現況,男性氣概的樣貌與改變是甚麼?
而《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作者是一名韓國高中國文老師,則書寫作為亞洲男性的性別經驗。前言:男生當甚麼女性主義者啊? 因為男生不懂,所以要學。從前言的問答,就可以直指多年來大眾對於女性主義與男性的質疑…
作者是一位高中國文教師,從自身的經驗出發:
1、自己的性別成長經驗(跟一般男生不同)
2、他也說從母親的生命經驗,是女性主義的開端,以及透過母親的來學習女性主義,還有從學生叫別人母姓名,來教育學生。這可以算是一種讓男性接觸女性主義最好的方式。
從自己的家庭的性別互動出發,例如對於家的想像,(男人是休息空間,女人是勞動),更細節的描述,例如洗碗,對女人是日常,男人是儀式(據悉,台灣男性最常做的家事是倒垃圾),同時也引用許多韓國的性別統計數據。他也提到manbox 男性框架。
社會事件:作者在學校的女性主義言論,遭受質疑。從學妹夜晚回宿舍的恐懼,一直到2016年江南站殺人事件有所轉變。從並非所有男人都是潛在的加害者(男性防衛機制),到男人也可以成為女性主義者(認清社會結構),作者如何論述這段過程?(尤其當#metoo風起雲湧,許多男性也可以有如此感受)
改變:做這是高中國文教師,在教學上如何適時帶入女性主義議題?尤其是作者覺得應該在男性多的團體發聲,例如男校。也認為對弱勢議題關注的男性,也應該會關注女性主義。一位男性主義者、女性主義男教師的處境,當一位生理男性想要改變性別秩序的挫折與契機。
這兩本書提供許多歐美的男性氣概發展現況與以韓國生理男性的性別觀察,對照台灣的脈絡,也許有異於歐美的獨特性。
電台官網收聽
Apple Podcast
教育電台性別平等EasyGo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性別平等Easy GoBy 教育廣播電臺


More shows like 性別平等Easy Go

View all
從前從前 by 童話阿姨

從前從前

408 Listeners

哈哈日記 by HahaTai 哈哈台

哈哈日記

15 Listeners

阿路八 by 路嘉欣x趙逸嵐

阿路八

30 Listeners

重新路一段 by 勸世女孩

重新路一段

4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