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3.shwchurch.org/wp-content/uploads/2017/09/20170910.mp3
经文:出埃及记六章1-30节
前言:
出埃及记三章记录摩西的蒙召,四章记叙摩西的顺服,五章记叙摩西在面对法老和以色列人时所遭遇的第一次的挫折和困难,第六章就记录上帝是如何来帮助摩西应对他事奉中的这次挫折。
摩西八十高龄被呼召出来要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初见以色列人时似乎还算顺利,在他的期望中面对法老时也会如此,但看似未曾想到实则在意料之中,法老以无比的狂妄断然拒绝了以色列的神耶和华的话,不但不放以色列人离去,反而越发苦待以色列人。以色列人看到自己所遭遇的祸患,也一反起初见摩西时因摩西所行神迹而有的信心,开始质疑并埋怨摩西。摩西出师不利,他带着这些问题和挫折到神面前来求问。
一、摩西对上帝的“质疑”
摩西面对法老的拒绝和恶意,一方面是来求问神,一方面他心里有一些疑惑和不满。从世间的常理来看,法老对摩西的拒绝和对以色列人的苦待并非是不能理解的,如果法老痛快地答应了让以色列人走才是不可思议的。既然法老的拒绝是正常的,那么摩西为何要以此来“质疑”上帝呢?
1. 摩西蒙召前信心的误区
之前我们分享过摩西生命中的第一个四十年是在埃及王宫生活,他学了埃及一切的学问,大有才能,因此当他四十岁的时候觉得自己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将以色列人从法老的手下拯救出来,这个时候的摩西心里有负担有热情,却没有上帝清楚的呼召,没有上帝的指示,他凭着自己的热心和冲动以血气之勇杀死了一个埃及人,结果不但没有让以色列人认同他,反而被自己的同胞以此来威胁。他只能逃离埃及,进入旷野。虽然此时还不是上帝指示他去拯救以色列人的,但从某个意义上可以看为这是摩西遭遇了他事奉中的第一次严重挫折,这次挫折让他以四十年的时间来思想血气之勇和才能恩赐在事奉中的作用。
因此,摩西生命中的第二个四十年就在米甸旷野牧羊渡过。圣经没有记载他这四十年间,除了放羊还做了什么。但摩西不可能不反思为何上帝让他落在这样的处境,他可能无时不在想着神还会拯救在埃及受苦的同胞吗?神会怎样拯救呢?等到他八十岁的时候,神在荆棘的火焰中向他显现并呼召他去埃及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上来。但面对他一直以来梦想中的使命,他竟然三番五次地推脱不去,他看起来似乎是在抗拒他梦寐以求的上帝的呼召。当然,我们说这不是摩西在米甸放羊的四十年磨练,将他事奉上帝的心志给磨没了,而是米甸这四十年将他对自己的自信给磨没了。他终于承认自己在埃及所学的一切学问才能在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这件事上并无用处,他凭着这些做不成这事。因为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不是反抗压迫的民族起义,不是弱势群体的争取权利,若是这样的性质,那么不认识上帝若神允许也可以藉着人的势力、才能、魅力取得成功,但这是一件属灵的工程,若不靠着耶和华的灵就不能做成。
但摩西此时对上帝呼召的推脱,表明此时摩西的谦卑并非是属灵的谦卑,属灵谦卑的特点是承认自己什么都不是也什么都不能,但同时也认识到上帝什么都能。摩西此刻的谦卑还是一种属世的自卑,在他看来带领200万以色列人,从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君王手中出来,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世界的角度来看,这得需要能胜过法老的某种力量,或者是强大的武力,或者是无比的智慧,至少如果以色列人能够完全信任和听从自己,多少还有点去跟法老谈判的可能。总之,在摩西看来,这是一个需要极大智慧、勇气和体力才能去尝试的事情。就像袁灵传道所分享的那样,此时的摩西一对于以色列人对他的态度没有把握,二觉得自己已经八十岁了,不复四十岁时年富力强的体力和精力了。所以,他面对上帝的差派,心里有对自己的评估,觉得自己无法胜任这样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因此,他多次以各种借口推脱。
摩西八十岁时的推脱与他四十岁时的血气其实背后的原因是同样的,都是以为要靠着属世的力量和智慧才能救以色列脱离法老的手,四十岁时他以为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八十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没有了这样的能力。
2. 摩西蒙召初期信心的误区
虽然摩西多次推脱,但是上帝却已经选定了他去做这不可能的事情,并且针对他的借口给他一一解决了他的担忧,使得他无可推诿。上帝坚定的拣选也让他重燃希望,他对他祖宗的神,这位亲自向他显现呼召他,并告诉他自己名字的耶和华,开始有了一点信心:我没有带领以色列的能力,说不定自有永有的上帝有这样的能力呢?他也就想去试一试,毕竟这是他一生最大的负担。
如果说四十年的旷野生活已经打磨掉了摩西的骄傲和血气,那么荆棘火焰中的异象让摩西开始有了另一种信心,只是摩西此时对耶和华的信心还是一种需要靠着神迹和事奉果效来印证的信心,而非是一种可以超越环境和洪水波涛的对上帝话语单纯的信心。
因此,这时摩西对上帝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旨意是一个简单的理解,既然上帝说了,这事必须他来做,他就以为这次回来一定一呼百应,法老二话不说就会同意让以色列人离开,不必费什么劲,会顺顺利利、痛痛快快地照着上帝所说的实现了,因为谁敢拦阻神的手呢?既然耶和华神亲口告诉他说要救以色列脱离埃及人的手,要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到起初应许他们的那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出三8),那么神就必定会做成这事。摩西以为既然上帝说了一定能藉着他把以色列人救出来,那么出埃及就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
可是,现实却不是他所以为的那样,法老不但拒绝,而且变本加厉地苦待以色列人,以色列人也诘难他和亚伦。他遵从上帝的命令,宣告了上帝的旨意,不但没有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法老的手,反而让以色列人的处境更加艰难了。摩西该怎样来面对自己的呼召和领受呢?
3. 上帝在真实的事奉中对摩西的磨炼
虽然经过了两个四十年的训练,但是摩西的生命依然没有那么成熟,甚至可能我们觉得八十年的时间摩西的长进是否太小了。但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不必各方面都达到完全的地步才能被神使用,神从来都是使用软弱的,让刚强的羞愧,以此显明这事是出于神。不管摩西的信心内涵是否有欠缺,甚至哪怕摩西是来向耶和华神表达不满,但他毕竟学会把他生命中的困惑和失败带到神面前来了。
其实,这一切的困难并非在意料之外,在第三章呼召摩西时就已经告诉摩西“我知道虽用大能的手,埃及王也不容你们去”(出三19)。在第四章摩西回埃及的路上耶和华又一次告诉他“我要使法老的心刚硬,他必不容百姓去”(出四21)。但摩西和以色列的百姓似乎并没有太在意这话。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过程并非像摩西和以色列人所以为的那样,把上帝的话语一宣告就成就了,而是经了一个“漫长”的和充满挑战的过程,摩西至少十几次去见法老,不断地面对法老的拒绝、刚硬,和反复无常,他也不断地宣告耶和华的命令。第五章只是摩西和亚伦第一次去见埃及法老宣告神的命令,被拒绝本就是在上帝的计划中。但面对摩西因遇见挫折和难处来寻求时,神是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二、耶和华神的回答
【出6:2】 神晓谕摩西说,我是耶和华。
1. “且把他们赶出他的地”
面对摩西的问题,上帝的回答可能出乎预料之外。上帝只是再次重申祂必定使法老让以色列人离开,而且是迫不及待地让以色列赶紧走,不走都不行。这里已经暗示了,神自己必定做成这事,不要摩西去努力让法老做什么,只需要摩西顺服上帝的命令就行,让他去见法老他就去,让他见了法老说什么就说什么,至于法老什么反应,这事摩西不要管,这是由上帝掌管的。
神并未向摩西解释为何法老会拒绝,为何会出现加重对以色列人苦工的事情。而是告诉摩西,面对环境中的严峻,面对在人看似失败的事奉,你现在需要把眼目定睛在耶和华身上。这些困难并非出乎上帝的预料之外,可能出乎摩西的预料,出乎以色列人的预料,但这并不影响上帝话语的真实。世上君王的恶意和严峻的外在环境,并不表示上帝的应许和话语就失败了。只表明领受上帝话语的人对于上帝旨意的成就过程太过于自以为是,摩西此时还未曾学会从上帝的角度来看问题,他还是从对自身能力的评估,从法老的态度和做法,从以色列人的反应,等方面来看问题。
所以,上帝坚固摩西的方法就是告诉摩西,不要管现在法老的反应如何,以色列人的反应如何,他需要再次聆听上帝的话语:上帝一定有强硬的手段和能力,令法老让以色列人出去,不是允许,而是强烈地请求以色列走。
2.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我是耶和华”
神不但重申了他必定以大能让法老允许以色列离开,而且晓谕摩西更多关于自己与以色列人列祖之间的约定。晓谕这个词是非常严肃地对摩西讲话的语气,这是上帝郑重其事地再次提醒摩西,你要思想,让你去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是谁?既然在荆棘的火焰中,你曾问我的名字,我也告诉你了,那么你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