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仔細觀察今年一月以來武漢肺炎疫情變化,可以發現,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停止生產的中國企業無法出口相關零組件,連帶的也影響到歐美日國家的企業生產;另外,當疫情從中國延燒到歐美之後,各國才警覺到醫療前線最基本的口罩與防護衣等防疫物資嚴重不足,美國知名企業3M公司和Honeywell公司的高管在美國政府追問下坦承,從今年1月開始,中國就嚴禁他們把在中國設廠製造的N95口罩和醫療手套等防疫物資出口到美國,這件事被揭露之後,引起美國政界人士嚴厲抨擊。
為什麼事情會演變到這個地步?
武漢肺炎疫情就像是威力強大的震撼彈,不但影響世界幾十億人的生計,也衝垮一個世代的全球化產業體系,包括美國,歐洲國家以及日本開始思考,是不是該把本國企業從中國遷回來,甚至提供補助遷廠,以確實掌握本國生產能量。今天節目訪問台灣專欄作家吳奕軍就這個問題,為大家做深入分析。
仔細觀察今年一月以來武漢肺炎疫情變化,可以發現,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停止生產的中國企業無法出口相關零組件,連帶的也影響到歐美日國家的企業生產;另外,當疫情從中國延燒到歐美之後,各國才警覺到醫療前線最基本的口罩與防護衣等防疫物資嚴重不足,美國知名企業3M公司和Honeywell公司的高管在美國政府追問下坦承,從今年1月開始,中國就嚴禁他們把在中國設廠製造的N95口罩和醫療手套等防疫物資出口到美國,這件事被揭露之後,引起美國政界人士嚴厲抨擊。
為什麼事情會演變到這個地步?
武漢肺炎疫情就像是威力強大的震撼彈,不但影響世界幾十億人的生計,也衝垮一個世代的全球化產業體系,包括美國,歐洲國家以及日本開始思考,是不是該把本國企業從中國遷回來,甚至提供補助遷廠,以確實掌握本國生產能量。今天節目訪問台灣專欄作家吳奕軍就這個問題,為大家做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