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空襲/疫情今昔比
Mary生於1934年台北大稻埕2020年新冠疫情橫掃全球,台灣撐到2021年5月,台北因為疫情封城,經過最有古味的淡水街上商店幾乎拉下鐵門寥寥可數的小吃還有一些外賣,讓Mary想起了1945年5月31日台北不間斷大空襲,當時人車沒有今天多但是萬人空巷的情景,這個氛圍有點詭異跟當年有些雷同,Mary說當時是為了躲子彈路上都沒人,現在大家都在家裡面躲病毒,心裡一樣的恐慌,淡水雖然有輕軌捷運,淡海新市鎮這兩年因為海歸的親賴,整個城鎮顯的面貌很新穎,但是對於記憶猶新的雙北居民來說,面向海景雖然很美,海風第一排到冬季挺不好受的,輕軌再轉淡水線到台北任何一個地方都要1小時以上差不多高鐵台北到台中的時間,這個是台北人的想法,房價相較於雙北各個區域來說漲幅沒那麼大。1945年台北大空襲大部分的人都被疏導往郊區,Mary回到大稻埕卻完好無缺,重災區是在城中區總統府周圍的特區,以及一些事業單位,而這次台北封城後能不能恢復到封城前的樣貌呢?會有重災區嗎?現在可說是百業蕭條,大家最關注的房價、房市,剛性需求的自住客期待這一次房價能有一些調節,但是沒人說的準,「未來價」成為主流怎麼回到從前呢?現在屋主都變得好聰明,截至目前屋主的心態還是居高不下,沒有鬆動的跡象。好啦,今天跟大家聊到這裡我們下一次再繼續疫情下的台北市房屋,拜拜!